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南通开发区实小教育集团> 学科分类> >>正文内容

珠心算

“伪心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唐龙妹

【摘  要】 学生刚开始学习珠心算时,由于他们有口算的基础,有不少孩子会用口算来代替心算,常常是想好答案再拨珠。学生大脑中没有珠像图或珠像图模糊,就不能正确快速地进行心算。要达到心算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珠像图,即形象的算珠图像。

【关键词】伪心算   珠象图   珠心算

今年7月,有幸到南通参加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交流与培训活动,在会中当专家钱志平老师询问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困惑时,老师谈得最多的是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大部分学生用口算代替心算,也就我们常说的“伪心算”。

原因分析:现在的孩子小学入学前在计算上并不是一无所知,幼儿园时,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部分孩子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出结果。此时进行珠心算教学,这部分学生会受到已有知识经验干扰。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已基本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尤其是5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能熟练计算,他们不愿用满五加、破五减等复杂珠心算的方法去练习。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不少孩子,为了迎合老师用“珠算”计算,常常是想好得数再用算珠表示出来,在珠心算练习中这些孩子都是在“伪心算”。

现象二:两位三笔的加减法,学生珠算还可以,可是心算不行,不仅慢而且错误很多。

原因分析: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珠心算时,孩子会拨算盘,但在要求心算时,学生虽然算出了答案,但多数学生是“伪心算”。他们是先口算出答案再在算盘上拨珠,大脑中的珠像图不清晰,因此当位数、笔数增加时,他们珠算可以慢慢拨出答案,但对于心算就会束手无策。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感到很头疼却也是很无奈。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个现象呢?在四年的摸索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防止“伪心算”的有效策略,愿与大家一起研究。

珠心算教学的关键在于脑里建立珠像。要想达成心算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清晰的“珠像图”,珠像图分为静态珠像和动态珠像,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珠像图。

一、利用珠像卡片,建立静态珠像

   为了使学生大脑中建立珠像,可以采用“珠像卡片”进行训练,卡片训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更是小学生脑中形成清晰脑珠像的重要训练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卡片,利用卡片,帮助孩子形成清晰珠像。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是正反制作,一面是数,另一面便是相应的盘式图,盘式图中的算珠大小以对角线长分别为2cm1.5cm的红色菱形表示,因为用红色刺激大脑,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加深印象。中间的梁用4mm宽的黑色粗线表示。

    卡片训练时,正反反复使用,既可以让学生进行数译珠,也可以进行珠译数。数译珠有几种不同的训练形式。

    形式一:画珠像。老师出示“8”,学生在作业纸中画出8的盘式图,然后老师翻出反面已绘制好表示“8”的盘式卡片校对,学生对的举手示意;

    形式二:实拨。老师出示“8”,学生在算盘中实拨出8,然后老师翻出反面已绘制好表示“8”的盘式卡片校对,学生对的举手示意

{C}{C}{C}{C}    形式三:空拨、(看拨、想拨)。老师出示“8”,学生模仿拨“8”的动作,同时在大脑中想表示“8”的算珠形象     ,然后老师翻出反面已绘制好表示“8”的盘式卡片校对,学生对的举手示意,最后学生轻轻念“拨去8,模拟“拨8”。脑中盘式消失。要注意的是学生模拟拨珠的动作要比实际打算盘的动作略小点。

    利用卡片进行珠译数。教师出示8盘式图,让学生直接快速的说出得数,或在本子中写出相应的得数。一开始是一个一位数的,以后位数逐渐增加,数的个数也渐渐变多,出现的时间也由慢变快。

二、注重动珠图像的训练,强化动珠珠像

   珠心算的计算过程,也就是把静珠图像化成连续的动珠图像、再转化为静珠图像的过程。动珠就是算珠能根据运算的需要进行运动的算珠。学生要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心算,动珠训练尤其重要。

1. 加强听算训练,强化动态珠像

    听算的练习题要易到难,即先从容易计算、笔数少的题型开始训练,随着学生心算的提高而不断增加难度,而且同类题型要反复练习,巩固提高。速度要由慢到快,使学生心算水平不断提高。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唐龙妹

【摘  要】 学生刚开始学习珠心算时,由于他们有口算的基础,有不少孩子会用口算来代替心算,常常是想好答案再拨珠。学生大脑中没有珠像图或珠像图模糊,就不能正确快速地进行心算。要达到心算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珠像图,即形象的算珠图像。

【关键词】伪心算   珠象图   珠心算

今年7月,有幸到南通参加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交流与培训活动,在会中当专家钱志平老师询问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困惑时,老师谈得最多的是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大部分学生用口算代替心算,也就我们常说的“伪心算”。

原因分析:现在的孩子小学入学前在计算上并不是一无所知,幼儿园时,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部分孩子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出结果。此时进行珠心算教学,这部分学生会受到已有知识经验干扰。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已基本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尤其是5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能熟练计算,他们不愿用满五加、破五减等复杂珠心算的方法去练习。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不少孩子,为了迎合老师用“珠算”计算,常常是想好得数再用算珠表示出来,在珠心算练习中这些孩子都是在“伪心算”。

现象二:两位三笔的加减法,学生珠算还可以,可是心算不行,不仅慢而且错误很多。

原因分析: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珠心算时,孩子会拨算盘,但在要求心算时,学生虽然算出了答案,但多数学生是“伪心算”。他们是先口算出答案再在算盘上拨珠,大脑中的珠像图不清晰,因此当位数、笔数增加时,他们珠算可以慢慢拨出答案,但对于心算就会束手无策。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感到很头疼却也是很无奈。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个现象呢?在四年的摸索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防止“伪心算”的有效策略,愿与大家一起研究。

珠心算教学的关键在于脑里建立珠像。要想达成心算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清晰的“珠像图”,珠像图分为静态珠像和动态珠像,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珠像图。

一、利用珠像卡片,建立静态珠像

   为了使学生大脑中建立珠像,可以采用“珠像卡片”进行训练,卡片训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更是小学生脑中形成清晰脑珠像的重要训练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卡片,利用卡片,帮助孩子形成清晰珠像。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是正反制作,一面是数,另一面便是相应的盘式图,盘式图中的算珠大小以对角线长分别为2cm1.5cm的红色菱形表示,因为用红色刺激大脑,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加深印象。中间的梁用4mm宽的黑色粗线表示。

    卡片训练时,正反反复使用,既可以让学生进行数译珠,也可以进行珠译数。数译珠有几种不同的训练形式。

    形式一:画珠像。老师出示“8”,学生在作业纸中画出8的盘式图,然后老师翻出反面已绘制好表示“8”的盘式卡片校对,学生对的举手示意;

    形式二:实拨。老师出示“8”,学生在算盘中实拨出8,然后老师翻出反面已绘制好表示“8”的盘式卡片校对,学生对的举手示意

{C}{C}{C}{C}    形式三:空拨、(看拨、想拨)。老师出示“8”,学生模仿拨“8”的动作,同时在大脑中想表示“8”的算珠形象     ,然后老师翻出反面已绘制好表示“8”的盘式卡片校对,学生对的举手示意,最后学生轻轻念“拨去8,模拟“拨8”。脑中盘式消失。要注意的是学生模拟拨珠的动作要比实际打算盘的动作略小点。

    利用卡片进行珠译数。教师出示8盘式图,让学生直接快速的说出得数,或在本子中写出相应的得数。一开始是一个一位数的,以后位数逐渐增加,数的个数也渐渐变多,出现的时间也由慢变快。

二、注重动珠图像的训练,强化动珠珠像

   珠心算的计算过程,也就是把静珠图像化成连续的动珠图像、再转化为静珠图像的过程。动珠就是算珠能根据运算的需要进行运动的算珠。学生要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心算,动珠训练尤其重要。

1. 加强听算训练,强化动态珠像

    听算的练习题要易到难,即先从容易计算、笔数少的题型开始训练,随着学生心算的提高而不断增加难度,而且同类题型要反复练习,巩固提高。速度要由慢到快,使学生心算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