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
培养小学生珠心算能力策略浅析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徐宝琴
从珠算实现心算一直是很多实验教师追求的目标。 下面简单谈谈如何通过“实拨、空拨、看拨、想拨”的教学,培养学生珠心算的能力。
实拨是心算技能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初学者切记“勿快”,要稳、准。同一题可多次练习(3-4遍为宜),一方面强化拨珠方法,提高熟练程度,另一方面熟练拨珠之后孩子会由思考怎样拨珠主动关注到珠像怎么变化,从而脑中形成珠像。
空拨是关键。在教学空拨新授时,通常需要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珠过程,让学生体会动珠的过程。紧接着只出示第一个数的珠像图,加几,减几,让学生开始空拨,脑中留下的珠像便是得数。空拨复习时我会给出“梁和档”的图,老师报第一个数,学生直接想静态的珠像图,再报加几或减几,学生开始空拨,迅速出得数。拨珠的方法可以由默念到不念,手动的幅度越小越好,否则会阻碍学生形成珠像。练习题以珠数结合训练为主,画珠练习为辅。听空拨训练一段时间后训练看空拨更有效。
看拨是过渡。本人粗浅的认为看拨时,手动为空拨,手不动则为想拨,所以它是由空拨到想拨的过渡。当学生手上动作幅度很小,几乎不动的时候,应该就是心算了。所以,根据孩子们学习的能力,可以不刻意强调看拨。从某种程度上讲,看拨比想拨中闭眼听想拨还要困难一些。
想拨是目标。刚开始练习想拨,老师说过程的速度可以放慢一点,留给学生想和拨的时间,以后可以逐渐加快。在进行想拨练习时,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及时校对。循序渐进,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生珠算的熟练程度,提出心算的速度要求,开始时学生想拨的速度放慢一点,要讲求正确率,然后逐步提出速度的要求。及时校对,就是学生在学习心算一种新的题型时,经常用正确答案的珠像图与学生脑中的珠像进行校对,帮助学生确认脑中的珠像是否正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珠心算的学习需要训练的过程,要提升学生心算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教学中,坚持做好“实拨、空拨、看拨、想拨”,相信心算定能水到渠成。
- 上一篇:浅谈从珠算到心算在教学中的运用[ 04-17 ]
- 下一篇:磨刀不误砍柴工[ 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