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南通开发区实小教育集团> 学科分类> >>正文内容

珠心算

我的珠算与孩子们的心算

我的珠算与孩子们的心算

南通市如皋磨头小学  陈钱旭

还记得自己小学三年级以前,每学期下发的数学书都与别的班孩子不一样,就是一本小书,比现在的《补充习题》还要小一圈,也没有多少鲜艳的色彩,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比较的时候我还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我的数学书又小又丑呢?但恰恰是这些又小又丑的书,让我学会了跟别人不一样的计算方法——珠算。以至于到现在做一些加减计算和乘法计算也都是用的珠算的方法,计算过程中还常常会做“双分”的动作,计算复杂乘法时列的竖式也跟周围人不一样。

后来回母校工作,第三年接到通知说要教珠心算,当时很开心,心想:这可是我的强项啊!简单!可当我第一次参加培训回来之后,拿着教材却无从下手:怎么回事?都不用“打百子”了吗?要脱离算盘,还限时?比赛的题目怎么会那么难?我都不会啊!然后,第一学期的珠心算教学,效果甚微……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

今年跟班升上二年级,开学前我特意拿出一年级的教材仔细研究,才慢慢发现了其中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步就是认识算盘、认识数字,当时的我高估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简单拨数练习之后就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孩子们对照图片说算盘的组成和数字,当堂效果特别好,孩子们回答快,情绪高涨,但后续的练习孩子们却频频出错。

【当时我只强调了看图识数,越快认识数越好,却忽略了孩子自己动手的过程,拨珠、画珠、写数的环节其实非常必要,不同的练习模式不仅不会让孩子厌烦,反而让珠像图以更多的形式被孩子们记住】

由于单一的认数练习,孩子们在学习双上双下的时候显得难以理解,他们不认识不同形态的6,他们只觉得上珠和第一颗下珠才是6,所以这部分教学时明显感觉到吃力。后来到2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退位又让我忙活了好久……回想那一学年,真的觉得自己白忙活了。

1.在基础教学部分,一定不能心急,尽管自己觉得练习很枯燥,画图浪费时间,数珠互译太小儿科,也不能忽略,在教学时必须一步一步走过去。】

2.在孩子心算还不熟练的情况下,每一节课的实拨示范必不可少,哪怕只示范几道题,要让算盘、算珠在孩子的脑海中动起来,重新“活过来”。】

3.实拨之后立刻进行空拨练习,近盘空拨和远盘空拨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先近盘空拨,哪怕一道题,多拨几遍,速度由慢到快,点名回答结果,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渐渐地加快了他们的速度,然后同一道题,远盘空拨,由于重复多次,孩子们都能跟上。接下来就换题,即使延续刚才的速度,孩子们也比第一次近盘空拨的速度要快,远盘空拨时加大题量,一道题重复2遍就可以了。】

4.接下来就是心算,我要求孩子们低头看桌面,可以闭眼也可以不闭,手指可以动也可以不动。时间长了之后不用我要求,大部分孩子都可以不动手了,即使动,也是微微地动。】

其实现在,我自己做听心算比看心算要轻松,听心算只要想珠像图就可以了,闭着眼注意力会更集中,而看心算又要用眼睛看题目,又要在脑海中想算盘,多一个步骤就像平坦的大路上多了一座山一样……为避免像我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孩子们的身上,我要求他们的听心算必须睁眼,看一些无关的东西,比如文具盒,书本的封面,或者前一位同学的后背。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点细微的进步,真是比教了一学年的知识给他们还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