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施老师带你走近沈石溪作品

打开一扇阅读之窗

——施老师带你走近沈石溪作品

4月14日,育才校区的施莉老师执教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再被狐狸骗一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课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当时自己也成了一名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了书中,和书中的人物形象一起快乐,一起感动……看来,能够有一位老师带着自己在书中静静地“行走”是多么幸福的事。

再回顾这节课,我们觉得施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连贯,看似简单,内涵却很丰富,有很多地方值得细细地品味。

一、有主题的阅读。

新课程非常注重课外阅读,《课标》提出: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旨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虽然每册语文教材上都有阅读方法的渗透,但学生的阅读方法还不够系统,而且,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的方法运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节课,施老师首先选择了同学们特别喜爱阅读的书籍——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又从中选择了文本——《再被狐狸骗一次》,它兼顾了文学性,也符合学生的口味、特性。第二,在阅读方法上,施老师很好地定位于“学会阅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初步体会到沈石溪写作的精妙之处:精准的动词、精妙的修辞、丰富的感情,加深了孩子们对沈石溪作品的认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兴趣的阅读。

施老师的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了知识,积累了词语,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我们的孩子乐读,高兴地去读。

在教学中,施老师运用了学生自读故事、听老师讲故事、想象故事情节等方式。使课堂显得灵活多样,重点突出。同时,施老师将朗读、想象、感悟等语文实践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创编等。这种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文字,抛出疑问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很令人欣赏。同时施老师善于发挥学生同伴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们听课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关键”。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读书之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兴之所至,则不由自主地被书中人物、故事所吸引,废寝忘食是常事。若如此,何用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读、教育呢?所以,在以后的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应该围绕“激发阅读兴趣”这个关键点,根据书籍内容的特色,努力寻找兴趣点,引导学生进入书的世界。

三、有品味的阅读。

厚厚的一本书要用一节课来进行阅读指导,如果要面面俱到肯定是不可能的,势必要进行取舍。在本堂课中,施老师选择了关于狐狸的几个章节进行阅读指导,舍去的是一些零碎的,不易串联的,对书本主题影响不大的内容,指引学生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当然,作为课外阅读课,教师并没有因为课外两个字而将品读感悟置于蜻蜓点水的状态里,抓住重要段落,通过学生的圈圈画画,析词品句,朗读合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体验,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分享。在分享文字情感的同时,也注重作家笔下的写作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有了一个全面感知。教学的最后,教师推荐《金丝猴和盘羊》《雌孔雀的恋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也将精读和泛读有效结合。这样的设计扎实有效,值得借鉴。

“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在本节阅读指导课上,老师显然抓住要点,传授方法,通过以一带读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收获实效,达到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最后,我想说,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一定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果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喜欢好书,学会读书,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一直孜孜以求的人文教育的内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词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