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报告的研究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报告的研究             

研究方向与范围:          基础教育  7                          

课题主持人:                孙  燕                        

所在单位: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立项日期:               20125月                            

第一部分: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核心概念

1.学习过程:

学校学习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是教育生活的一个部分。它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学习过程”有它特殊的空间和时间的范畴,是有目的、有选择的、明智的、不断提高和成长的过程, 而“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

2.评价:

真实评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它是当时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改革领域的反映。从学生评价自身的发展来看,真实评价是学生评价从“考试文化”发展到“评价文化”的必然结果。真实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提供有效、准确和真实的信息,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它主张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考察学生,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意志。

3.小学生学习报告系统

在一个良性发展的评价体系中,报告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与各利害相关人等交流结果与目标的差距以及据此得出的改进策略。事实上,报告就是一种学习反馈,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证明学习目标的获取,并确定还需要哪些努力;同时,报告又是一种交流,与各种利害相关者交流学习信息。

量化评价和质的评价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报告方式,在不同的时期出现,在我们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同时存在着,互相交集着。从评价的目的看,量化评价追求的是预测和控制。从评价标准上看,量化评介追求的是一元化的价值观。从方式上看,量化评价追求的是科学范式前提下的精确性。质的评价方式的出现,从逻辑上来说,是对第一种评价方式的优化,试图以观察描述来表现学生的发展状况,然而,在实践中,它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认同和理解呢。原因在于,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内容上来看,相对繁杂。试图将学生在校的所在表现都纳入评价,缺少有效性。从时效性来看,相对滞后。不利于学生和家长了解学习的真实状况。从表达上来看,相对模糊。对是否达到学习标准的描述不够清晰。

因此,我们设想,能不能有一种报告系统,既呈现量的清晰,又能有质的准确?既能给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合乎标准的评价,又能对学习的过程作出清晰的描述?    

         第二部分:研究背景相关分析

研究背景

课题的缘起,来自于对现行学校学生学习报告系统的观察与反思。

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是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提供学习报告,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一种交流,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现实情境中,我们的学校,以什么样的方式,向学习过程的各个利害对象报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呢?

我们观察到,比较主要的报告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量化的报告方式,比如作业分数、考试成绩等的告知;一种是质的报告方式,比如成长记录袋、成长手册等。

通过对学生、老师、家长的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量化的报告方式,往往只报告学习阶段结果,不能对学习过程作出准确的描述,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而质的报告方式,由于报告时间滞后,报告内容过于宽泛,语言含糊笼统,也不能清晰及时准确地报告与学习有关的相关信息。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于: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基于适切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及时准确的描述,从而使学生、教师、家长都能从这个报告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1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龚孝华博士在《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中提出:教育评价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充分发展,促进个体与他人、与环境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具体个人教育评价标准观认为,教育评价标准不是来自于外部的抽象设计,而是在教育评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发展,与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共同成长。

2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潘雅仙在《关于中小学学习报告单重构的研究》中从理论视角探究重构学习报告单的基础,分析国外中小学学习报告单在设计与填写中的策略与方法,探讨如何使我国中小学学习报告单的重构具有可行性。

3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周文叶在《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中认为:尽管我国当前总结性评价的决策更多还是依赖于从纸笔测验中获得的证据,但课程目标的多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结构的变化—研究性学习等观念和行动的变化,都使得表现性评价进入总结性评价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5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秦冬梅在《中小学生学期报告单设计研究》中介绍了学习报告的历史发展,以及学期学习报告单在报告系统中的地位。她认为:报告单的功能需要通过合理的文本设计才能实现,报告内容的设计应该基于学校课程、完整的学习、一致性理解三条设计原则。

6、深圳市莲南小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语文学科能力评价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设计者们开发了校本学生成长手册。成长手册从各学科,分阶段、分主题、全方位地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轨迹。在成长手册的设计中,设计者非常注重以下几个特点。1、成长手册具有形象性、趣味性;2、成长手册具有鲜明的学科性;3、成长手册具有直观、可操作性;4、成长手册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5、成长手册具有评价多元性。

二、国外相关研究

1、曼谷国际学校小学部学生年度报告系统

曼谷国际学校小学部建立了完善的关于学生进步过程的年度报告系统,其设计目的是频繁且详细地将有关学生进步过程信息反馈给家长。每一个季度学校以不同的方式来持续报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包括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个人技能与社交技能以及学习习惯。

曼谷国际学校小学部的年度学习报告系统融合了多种报告形式:家长调查、返校日会议、K5进步报告、家长一教师会议、学期报告单、学生主持的档案袋会议等,每一种报告形式在不同时期各司其职。

2、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学习报告单述评

对于报告单设计,安省教育部门要求保障所有学生收到的报告单是基于安省课程目标来设计的;报告单要提供清晰、详尽、简单明了地传达学生在省级课程期望和标准上达成水平和进步过程的信息;要让学生评估自己的进步过程并为自己设定目标;要给家长提供信息让他们知道如何支持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报告单中并未有超出学校课程之外的内容。

3、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学习报告单述评

塔斯马尼亚州的报告单有清晰的设计目的,将家长的信息需求作为报告单设计出发点,报告单完整地呈现了学业成就的达成水平、与之相关的学习习惯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目前状态的评语点评,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给予本课题的启示

1、国内研究的启示:

目前我国关于学习报告单的研究还鲜见于主流期刊,只有少数研究者开始聚焦于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报告单的设计,另外也有部分学者通过介绍一些国外报告单提出借鉴意义或启示,但对此问题做深入或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见。同时,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中学生的学习报告设计,对小学的学习报告设计关注不多。

2、国外相关研究的启示:

1)学习报告系统化:无论是曼谷国际学校小学部,还是安省和塔斯马尼亚州的学习报告,无一例外都拥有一套自身较为完善的学习报告系统。

2)报告内容基于学校课程且可报告:我国一些报告单报告的内容过于繁杂,争相报告不可报告或不在学校问责范围的内容,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3)报告需包含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未来需要关注的发展,需要通过教师的描述联系在一起。

4)报告系统的开发及完善,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评价素养。

研究价值

我们将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形式,建立一个将要报告的学习过程的大致的模型,寻找出相关的可报告的要素,并建立一个长效的及时的报告系统。报告系统中,从报告的介质来看,从纸质的报告单,也有网络报告平台。纸质报告单,将完全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成绩报告单,它不仅仅只提供分数和等第,还提供对这些学习成果的描述和分析,提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有效信息。网络平台将是纸质报告单的电子呈现形式,同时,它还可以记录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一些事件,记录下学生自己、学生之间、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有意义的思考和行动。

理论依据

1)“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

 “第四代评价”的中心理念,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构建”,因此,评价应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评价将教学情境中人的需要,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通过民主协商形式,达成评价参与者的共同心理建构。

2)情境认知理论:注重评价依存于真实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研究者认为:在教学情境中正确把握被评价者的某些特定行为,并把这些行为置于整个教育甚至社会背景中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评价来捕捉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变动因素,及时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3)建构主义理论及其评价观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和强调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个体的自我能动性,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激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非常重视对评价的研究,加德纳认为,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受到重视。加德纳将评价定义为“获得个体技能和潜能等信息的过程”,因为“评价应该找到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

第三部分:研究目标及成果预期

研究目标

本项研究,试图以学生真实学习为主要评价对象,通过学习报告系统的重新设计和不断改进,给家长、学生提供更为具体实在的评价信息。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知道到了哪个等级”,而在于“怎么样做得更好”。教师将基于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进行描述,学生也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对自己的评价和记录,家长不再是被动的“评价信息的接收者”,而也将成为学习学习的观察者、参与者、协助者。

本项研究,将试图开发相关的软件,构建相关的网络平台,使得学生学习报告更为即时、快捷。沟通更为有效,并有效保证对学生学业的报告,将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本课题中,我们的学习报告系统想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呈现:

1、纸质学习报告单。

学习报告单,国外称之为reportSchool report  report card。我国主要表现为成绩通知单、素质报告单、教学评价通知单或成长记录册。它是报告系统中最重要和最传统的书面报告载体,是学校和家长、学生及其他利害相关者的重要沟通渠道,是阶段性的学习信息交流。我们的学习报告单,将在现有的一些报告单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

2、网络报告软件及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学生学习的进程及状况,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在这方面,已经比较常见的平台有:校信通、家校通等等。但是,校信通,家校通等等,目前比较普遍的平台,教师大多是进行分数的通知,或者是一些事务性的通知,并不能对学生真实学习状况进行具体的、个性化的描述和分析。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开发出一种与真实学习更为接近的学习报告平台。

研究内容

子课题一:学生学业报告利害各方需求调查研究

对家长、教师等学习报告的利害相关各方,通过问卷、个别调查等、个案分析等方法,了解各利害相关各方,对学习报告的期待建议。

子课题二:学生学业报告手册设计研究

综合各学科,对学业报告手册进行设计,对容纳的因素、描述的方法,等进行研究。

子课题三:学生学业报告平台设计研究

与相关网络公司合作开发学生学业报告平台。从界面设计、互动元素等方面进行研究。

子课题四:基于真实学习生活的真实评价课题研究现象学记录研究

对课题的实践过程进行现象学记录。旨在提供一份评价研究的过程样本。对后续研究提供相关可资借鉴的案例。

研究突破

本项研究,试图以学生真实学习为主要评价对象,通过学习报告系统的重新设计和不断改进,给家长、学生提供更为具体实在的评价信息。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知道到了哪个等级”,而在于“怎么样做得更好”。教师将基于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进行描述,学生也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对自己的评价和记录,家长不再是被动的“评价信息的接收者”,而也将成为学习学习的观察者、参与者、协助者。

本项研究,将试图开发相关的软件,构建相关的网络平台,使得学生学习报告更为即时、快捷。沟通更为有效,并有效保证对学生学业的报告,将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预期成果

阶段成果

(限5项)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怎样的学习报告系统才是合理有效的?

问卷分析

2012年5月

对学习报告系统开发的现象学记录

课题组

研究笔记

2013年6月

最终成果

(限3项)

学生学业报告手册

文本

2013年9月

学生学业报告平台

网络平台

2013年12月

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13年12月

第四部分: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整理国内外有关中小学学习报告单的文献进行整理,厘清学习报告的发展历史及学习报告单在报告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分析学习报告单设计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现实背景。

2、改进学生的学习报告内容,力求体现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指导。在我们的学习报告系统中,我们力求使学习报告达到下列预期:

1)反映学校的课程结构:

基于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由于课程结构和课程管理权的变化,学校提供的课程也发生了变化,报告系统应该基于真实的课程设计。

2)建立基于标准的学习报告单:学习报告单要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首先必须知道学生所需达到的标准。不清晰的标准是不能教也不能评价的。

3)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报告单应该报告学生学习的历程与表现。基于完整真实学习的报告单不仅应该关注阶段性学习成果,还应该关注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完整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承接过去的学习经验,又指向未来的学习,在这层意义下,基于完整学习的报告应该通过一些设计来促进学习,体现促进学习的宗旨,体现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4)报告单的设计要基于一致性的理解:告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怎样的报告能促进学习。报告单中呈现的信息要能被有效地解读。在报告单的设计中,我们将陈述报告的目的,阐述符号代表的含义,共享等级评定的标准,最终达到告知学习,促进学习的目的。

3、开发相关软件,构建学生学习报告平台。

我们将探索开发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使得关于学习的报告更为完整准确及时。

4、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培植评价文化,从考试文化走向评价文化,并提供制度保障,让教师在适宜的评价环境中自主发展。同时,我们将提供各种专业支持,规范和引导教师开展合理的评价活动,促使教师实践这些活动来发展评价素养。

研究方法

1、文献法:对文献的梳理。厘清相关理论。

2、问卷法:对家长、学生和教师的相关问卷。了解现状及需求。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5月到20136月,选取二年级语文学科作为试点。

第二阶段:20139月到201312月。对前面一年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和改进。拓展到不同学科,设计不同的学习过程手册。与此同时,开发相关软件,进行网络平台的构建。

第三阶段:20141月到20156月,对前两年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生学习报告手册和网络记录平台。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在这三个阶段中,我们将始终将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作为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尽力构建良好的评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以不同方式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改革评价的勇气和能力,从而使研究能够顺利开展并不断深化。

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领导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中发表过多篇管理类、教科研方面的文章。课题组成员大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管理经验。

2、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部分评价的真实材料,对“教育生活”、“真实性评价”等关键词进行了探讨,并了解了部分家长的愿望和需求。

3、课题组得到了相关图书馆的支持,能方便地查询到国内外关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素养等方面最前沿的资料。

4、学校也拨出专门经费,用于课题的正常开展。

5、课题组将对研究实践的时间作出统筹,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