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新河路校区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就“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我们的语文课”进行了专题研讨。
研讨中,本组的老师以“星湖之秋”教研活动中开设的三堂语文课为例,对“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暨“ 自然、自信、自由、自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老师们一致认为,“自然”是我校“循道崇真”文化的一种提炼,课堂“自然”要基于儿童的立场,为儿童喜闻乐见,儿童方可自然生长。如朱老师执教的《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以游戏贯穿始末,抓住孩子的趣点,趣教乐学;李老师执教的《小露珠》,在积淀中让孩子学文演文,课堂中的孩子灵动而自然。
“自信”是师生走进课堂与文本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会带着儿童幸福成长,最终会促成乐学、善学的课堂。在“星湖之秋”教研活动中刘老师精美的课件设计、朱老师对于第一课时的全新把握设计、李老师在课堂中扎实的说话训练都精确地找到儿童走进文本的基点,课堂里的儿童时而沉思,时而活泼,时而妙语连珠,为儿童创设了一个敢于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
“自由”便是在做好“自然与自信”后的一种健康的课堂姿态,自由的课堂里孩子们应该是小手高举、小脸通红的,孩子的思维与文本碰撞后是驰骋不羁的。对于“自觉”老师们觉得那是一种向着孩子生长的理想境界,只有调和好前“三自”,才能实现“自觉”的高效课堂。
老师们一致认为,“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是我们语文课堂追寻的圣地,我们将努力为这片圣地植好每棵苗,栽好每棵花,精心呵护,勤于思考,携手静待“春花烂漫时”。
- 上一篇:走进动物的世界 快乐作文[ 11-19 ]
- 下一篇:抓住课文空白点,激发学生想象力[ 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