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课堂怎么教”
——新河路校区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童真课堂怎么教?
活动地点:崇真楼四楼会议室
活动时间:5月24日中午
参加人员:三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
记录:曹越
整理:许文明
许:各位老师,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进行教学研讨的主题是“童真课堂怎么教”。根据学校统一安排,6月份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推出曹越老师的一节作文研究课,今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讨论:1、你心中的童真课堂是什么样的?2、你觉得曹越老师之前的试教中有没有体现“童真”?3、对这节课,你还有哪些建议?
“童真语文”也是我们赵校长主持的市级课题,我们先来学习课题中对“童真”和“童真语文”的界定。“童真”:即童贞,幼稚纯真。“童”即童趣、童味、童心,“真”即崇真、守真、达真,适合儿童的天性进行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释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真情,不娇柔,不造作,让心灵的语言自由流淌。“童真语文”: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开始,都在论述语文的本质,应该说,语文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从古至今都没有怀疑,所以,“童真语文”就是希望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能从语言的交际性、文学的欣赏性、情感的陶冶性、文本的生活性等方面显示语文特质。以“语言能力的发展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为基础,以“文化素养的积淀来提升人的整体素养”为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用自己的语言书写生活。把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曹:我先谈谈我的这次教学设计的目的。活动作文在作文起步阶段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习作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活动的兴趣。我理解的童真教育就是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童趣、童真、童心中获取真知识,获得真体验的。
万:我想说的是“童真课堂”必须给学生说“真言”的机会。最近学习《恐龙》这篇课文,我在上面说,发现有不少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强压内心的怒火,心平气和地找原因:恐龙是孩子非常喜欢的话题,有的孩子对恐龙的了解比课文中介绍的还要多,所以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在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尝试着让学生用这些方法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一种恐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周:在“童真课堂”中,教师自己就要有一颗童心,要把课堂教给孩子,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真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在曹老师的作文课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两个班试教,情况不尽相同,对于孩子从活动中悟出来的道理,曹老师都能充分肯定,也许这就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季:对于周老师刚才说的,我也有补充,曹老师活动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巧妙地设计,基于这样的设计,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活动中有了体验更易于抒发内心的感受。
王城燕:童真的课堂应该是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但我们现在的课堂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认为它能将所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我觉得过分地依赖ppt,也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学生失去了思考的习惯。如《恐龙》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没有必要每学一小节就出示恐龙的图像,其实这些恐龙的图像也是科学家根据对骨骼化石等的研究描画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尝试让我们的学生也根据文字的描述去描画呢。
王玲玲:接着刚刚万老师说“真言”谈谈我的看法。既然希望孩子们说真言,就要给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所以“童真的课堂”可以多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倪:是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部分孩子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童真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孩子了与表达,真实地表达。为什么有这种情况?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够精彩?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一样?学生不愿表达始终困扰着我。
姜:由曹老师的这节作文课上学生热情高涨,下笔成文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点启示,这样的活动每学期都进行一两次,因为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乐趣,活动中思维得到了锻炼,活动也让他们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堂老师是轻松的,学生是快乐的!当然,曹老师的这节课在引导观察,体验上要更扎实些自然些。
许:今天,我们再次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开展这样的研讨活动,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累并快乐着,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在思想上都有所触动,相信接下来在教学上也会有所行动。相信“童真”,将成为我们课堂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