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佳片有约”,新河校区六年级组观后感言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袁朦朦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孩子们那天籁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一个个善良的心被音乐点燃,侵入皮肤,渗入骨髓。

犹记得,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姓名、年龄、理想职业的时候,教室里出人意料的静,电影用这样的表现手法突出学生转变的开始。像他们这样的小孩,从来都没有直视过自己的理想,从来没有人重视过他们的感受,马修老师的做法给了孩子们懵懂的心灵一束阳光,让他们重拾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梦想。这时的马修老师已经真正触碰到了孩子们的灵魂。

电影中有个突出的主线,马修用音乐引领这些孩子走出迷途,这是一个爱与音乐交织的故事。皮埃尔,他是孤独的,自卑的,幽闭的,黑暗的。但他的声音却犹如天籁,纯真至极。善于利用自己特长的老师才是好老师,马修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自己感觉不到,可我却坚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是马修发现了他的潜能,教育者需要知识和创新,但更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胸襟。能够发现学生的潜能,并加以引导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在马修的影响下,这些被丢弃的小牛在老师爱的滋润下也绽放出了那样美的笑容。

校长是这部电影中最典型的失败者,他的暴政,残酷,冷血,专制的效果只是换来孩子对他的服从和害怕,但是却完全失去了老师应有的慈爱,宽容。在这里,我们看到教育的“理念”—— “行动—反应”原则,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若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六小时的禁闭,轮流进行,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有着严格的客人探访条例,只可以在规定时间段亲子见面,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缺乏公义、尊重、爱心……

学校的教师个个行为乖戾,面目可憎,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这几乎成了职业习惯,或者说思维定势。每天如临大敌,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孩子是最敏感的,谁对他好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而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在他面前能够很好的遵守纪律,但是没有了灵性,没有了这个年龄孩子应有的童真,所以他的教育是失败的。

教师的意义在于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心智发展的疆域的同时,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自觉性。从这个角度去审度马修,他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带领学生飞翔。因此,莫杭治是幸运的,他因顽皮过度而遮盖了的音乐天分,被马修敏锐地洞察到,并得到很好的培育,至少得到了肯定与张扬。这为后来跨上更高的平台夯实了基础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使他最终能成为声名远铎的指挥大师。

电影的结尾延续了法国电影的浪漫温情,孩子们伸出一个个小手,那是对马修的呼唤。这里面蕴含着诸多的不舍、渴望、感激,甚至很多我们无法表达的情感。马修也许只是做了最平凡的事情,但是他给孩子们所留下的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东西。

其实没有人天生就是坏孩子、差学生,只有在环境的逼迫下才会使人变坏的,就像片子里面的孩子一样,他们都是因为家庭的各种原因才导致十分顽皮的,只要有人给予他们爱和宽容,他们就会变得更有希望和信心的。

 

在灰色晨曦中,寻找奔往彩虹之路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范燕妮

还是上大学时看的《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近来温习,依旧觉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和法国美食一样独具人情味,没有动作、凶杀的商业元素,只有凝重的格调、天籁的乐声,是一部会让人觉得温暖而泪流满面的影片。

不知道影片名中“放牛班”是法文的直译还是综合了中文的意译,但是在中国常把对学生不加区分、放任自流的教育和管理称作“放羊”,并且当我们这么说时,可能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者的不负责任和被教育者的不可救药。我想“放牛”当与此相类。的确,“池塘底”虽然名为学校,实际却是“教养院”,这里聚集了众多的问题少年,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浅薄、势利而冷酷的“铁血”校长,一个把“犯规——处罚”奉为圭臬的人。池塘底”在“铁血”校长的统治下仿佛罩上了一面密不透风的铁幕,而马修在这种“制度下”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用他的忠诚、信仰、仁慈和爱心为孩子们迎来生命的春天。

 

对于极具攻击性的李基度,马修没有采取惩罚,而是派他去照顾因他致伤的老麦,让他亲身体验生命的脆弱、承担冲动的恶果,他用爱与宽容的方式感化他。

对于自由缺乏关爱而产生抑郁的皮尔诺,马修向父亲一样给他爱的力量,让从不唱歌、不谈及理想的他担任合唱团副团长,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对于由单亲妈妈抚养、具有极强自尊和唱歌天赋的皮埃尔,他理解孩子的任性、敏感。他用善意的谎言在他妈妈面前维护皮埃尔的自尊,他原谅他固执任性的小错误,对于他的音乐天赋他更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他帮助皮埃尔逃脱校长的处罚,但也用取消独唱资格的方式教训他应该懂得尊重。

孩子们以嘲笑他的口吻唱着“老秃头,老秃头”,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根本就缺乏歌唱技巧,甚至屡屡跑调,但是用音乐表达内心,自然、快乐而又满足。马修立刻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他组织合唱团,在活动和游戏中,使孩子们心灵澄清,他以跳动的音符驯服了一群如小野牛般的桀骜不逊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春天的气息。这种纠正与教育的模式很注重体会,带有情绪情感过程,这样可以使孩子们留下最深刻的烙印。他把年龄最小也最孤僻的孩子抱上讲台,让他担任合唱团总监,他发掘了具有天籁嗓音的皮埃尔做乐队的领唱,他根据不同音色把他们分成不声部,他让五音不全的孩子担任有用的乐谱架……因为,在马修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完整的世界,都应该被尊重,存在就是有价值的。他凭借音乐的感染力,冲击孩子们放荡的心,让他们沉醉在美妙音乐中不再叛逆、恶作剧,以正确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生活和梦想。

每一个孩子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挖掘的美好一面。正是因为马修从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待这帮孩子,不屑惩罚,孩子们才给了马修走进他们心灵的机会。我们在教学中也是如此,认可孩子存在的价值,走近他、鼓励他,你就会得到温暖的回馈。

在这部电影中,有一首插曲名叫《海面上的清风》,旋律很美,歌词也很美,其中就有一句我特别喜欢,“在风中盘旋展开双翅,在灰色晨曦破晓时分,寻找奔往彩虹之路”。是啊,无论是起点稍微低了点的孩子,还是面对问题学生束手无策的我们,别忘了即使在灰色晨曦里,也有一条奔向彩虹之路!

 

有爱才有真教育

——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戴亚兵

《放牛班的春天》这样一部简单、质朴而又催人泪下的电影,着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那些美妙的音乐,时刻在我的耳际缭绕,挥散不去。那天籁般的嗓音,更是一个奇迹。正是这爱如一束阳光直射“池塘之底”。如春风化雨,当年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记得马修老师的善良与伟大,或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仍是普通人,但是马修改写了他们原本灰色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串歌声与欢笑。孩子们惊奇地看到了“池塘之底”的阳光,盼来了“放牛班的春天”。

或许当年的马修从未接触过先进的教育理念,他只是对这些被放弃的孩子怀着真切的疼爱与怜惜。恰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最好的教育就像最好的疗法一样,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马修用真诚与音乐治疗孩子们的心灵创伤,在合唱团中他为每个孩子都安排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使他们发现了新的自我,从而真正进入了自己的音乐世界,在音乐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自我实现“。马修把”真诚、信任和理解”给了他的孩子们,当他被迫离开学校,离开他深爱的孩子时,他的心中却充满着爱、骄傲与温暖。由此,我不得不想起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翻译家在翻译的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时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的,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视同仁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像马修一样做一名“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实践者”!

 

笑声中领悟真教育

——观《三个傻瓜》有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俞漪

微博上经常有各种不靠谱的十大排行榜被数以万计的转发,但把印度电影《三个傻瓜》排进“十大不能因为名字差而错过的好电影”确实非常英明独到。虽然这部电影起了个没什么气质、翻译成中文越发山寨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它两年前一上映就成为印度最卖座影片,值得我一看再看。

一部喜剧能做到有笑有泪已经算成功了,但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给予观众的还远远不只这些。常常有人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一看似严肃的问题在轻松幽默的故事中得到了回答。这部电影讲述印度“清华”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在陷入南辕北辙的境地,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校园里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被抹杀。很少有教师认为个性其实才是一个学生未来安身立命的真正本钱,这部电影让人在笑声中陷入思考。

光看《三个傻瓜》这个中文译名,确实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事实上,“三傻”非但不傻,还各有天赋,他们“闹”的也不是宝莱坞,而是帝国工程学院,一个拥有残酷竞争法则的小社会。开学第一天,校长板着一副脸开始千篇一律的训话,“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它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它们会怎样?它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它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即使是印度最好的大学,也不过是希望培养出最会考试的学生,再拼命争取一份既体面又高薪的工作。而学生则沦为学习的机器、成绩的奴隶,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另一方面,家庭的压力也让人不堪重负,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家徒四壁的困窘,都逼着年轻人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有人不择手段,有人甚至选择自杀。

在应试教育的体系内,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竞争,早已把“一个好分数、一份好工作”当成了学习的终极目标。试问,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上大学对自己的意义?有多少人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呢?现实如此残酷,电影却让我们眼前一亮,男主角兰乔完全是个“异类”,他做什么事都不按牌理出牌,无视权威还爱耍小聪明,但每次考试都能轻松拿到第一,只因他“热爱机械”。在他看来,“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不是为了享受人生。”这简单的一句就扇了不少人的耳光。有了他的鼓励,好友法函也勇敢地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爸,我做一名摄影师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不知那些习惯了为孩子安排前途的中国家长,听了这样的告白是否会有所触动。

影片中,把兰乔视为眼中钉的查尔图是典型的“好学生”形象。在学校里,他把书本背得滚瓜烂熟,为了“第一”常常争得头破血流,毕业后的十年,他开名车、住豪宅、赚大钱,完成了当下中国最典型的“成功模式”。当他得意洋洋地去找老同学兰乔比拼时,却发现对方已经是拥有400项专利的科学家,而自己的饭碗还得仰仗对方的新专利授权。兰乔告诉他,“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赶上你。”有房有车是否就是成功的人生?

当然,电影并没有因为这些思考就显得苦大仇深,相反,乐观、热情、快乐的情绪始终贯穿全片,充满印度风情的歌舞片段也令人沉浸其中。“三个傻瓜”用惯性力量带领观众经历了阴错阳差、柳暗花明、充满温情的神奇之旅,你竟不忍错过它的阳光与美好。

 

《凤凰琴》观后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倪建妹

响应学校“佳片有约,感受教育的真性情”感言征集活动的号召,近些日子,我观看了几部教育类电影。其中,有一部《凤凰琴》,观看时发现好像刚工作那会看过这部电影,现在,已经是有着几十年教学经历的我,再来审视这部电影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的体悟。

电影讲述的是农村青年张英子到界岭小学当代课老师的故事。跟随着她的目光,我们认识了几位有血有肉的民办教师,感悟到人民教师肩负的责任。余校长带着长年缠绵病榻的妻子,拖着瘦弱的身体,每天还要给十几娃娃做饭,照顾他们的生活,为的是不让孩子们因为路途遥远,吃不上饭而辍学。副校长邓有梅虽一心要转正,但对孩子们的爱也丝毫不马虎,被人追打致伤却死命护住了上级下发的救助款。教导主任孙四海因家境贫寒未能与心爱的人结婚,但仍坚守在教育岗位上,动员孩子们挖草药、拣蛇蜕,卖了钱为孩子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当张英子争取来了转正名额后,他们又一致放弃了,因为他们觉得希望在年青人身上,更是因为他们知道山里的孩子离不开他们。

影片中最令我感到的就是每周一清晨的升旗仪式。余校长认为那应该是每个人自愿参加的活动。尽管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尽管教师的工资被拖欠了9个月,尽管孩子们不知哪一天就会因为贫穷离开学校,尽管……但竹笛和口琴吹奏的国歌,跟太阳一起冉冉升起的国旗,一个个专注的眼神,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些民办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并且,他们的这种爱已深深感染了山里的孩子,使祖国在他们心中变得那样的神圣,使学校成了山里孩子最向往,最依恋的地方。

影片中那所深山环抱之中,几间破旧的土屋,一个小小的场院,三四个民办教师和一面迎风飘扬的国旗组成的山村小学校,虽然反映的是十几年前山村小学的教育状况,但对于我们来自农村的70后来说,也并不是陌生的。记得我82年入学,当时我们的学校也就两排红瓦房,一个砖垒的司令台,台旁一根长长的毛竹做的旗杆,台前一个大大的土操场。全校六个年级也就百十个学生,七八个老师。每年,印象最深的是开学清除学校的杂草,九月开学,操场上的杂草会长得比每一个小朋友都高的,我们的老师拿着镰刀在前面割草,我们跟着后面忙着捧草,清扫。我们的老师当时也是民办教师,那时他们除了备课,上课,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还要忙着去中师函授,家里的农田只能起早带晚地收拾。当时,他们也像影片中的那些老师一样地爱我们。

想想现在,我们的学生多么幸福,作为教师,我们又是多么幸福。此片讲述的故事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似乎很遥远,却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忍受着困乏的物质条件而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民办教师的崇高,更使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珍惜自己读书生活的每一天,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优越的教育环境下,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关爱。

 

 

爱,在音乐声中流淌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朱丽丽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法国一个小镇的郊外,有一条幽静而长远的小道,小道尽头,是一所监狱般的寄宿学院,他们的校长冷酷、无情、虚伪而残忍,里面住着的学生们无法避免地成为了一群不学无术、野蛮、冷漠的孩子。他们是一群使家长无奈,令老师烦恼的问题少年。可是,谁也不会知道这些尚未成熟的心灵中也怀着天真烂漫的梦想:热气球飞行员、建筑家、间谍……甚至是拿破仑那样的将军。然而,冷漠的校长只会以暴力来惩罚他们。这时,马修来了,怀着对孩子们无私的爱来了,他给放牛班的孩子带来了春意,孩子们的梦想也逐渐开始萌芽。

第一次与学生相遇,马修便遭到重重戏剧。远远地,就听到教室内喧闹沸腾,推开木门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刚上讲台就被滑到,飞出的皮包被学生私下抛传。直到校长的出现,教室才恢复了平静。但马修还是用善意的谎言,宽容了这群孩子,在惊愕的目光中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马修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合唱团成立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马修用心为孩子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一次次地排练,遇到过很多状况,马修一次次用爱宽容孩子们。音乐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也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位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能遇上便是一种幸福,而做这种老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像马修,虽然被学校开除了,但那从窗口伸出的一双双小手,那一个个写满祝福的纸飞机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天籁般的声音,从这群少年口中飞出,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春天的气息,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春天的气息,用心感受这流淌着爱的美妙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