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折扣” 效果不打“折扣”——六年级数学童真课堂汇报
《折扣问题》是解决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内容,这是学生们在认识了百分数、并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折扣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这就为本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因此,在邵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认识“折扣”。
对于折扣问题,学生在现实购物中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于是邵老师先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有关促销的问题,然后出示几幅商场促销的现实情境图片,在鲜活的具体情境中初步建立“折扣”的表象。 理解重点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知道打折就是商品减价;二是知道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并且能把折扣和百分之几对应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探索例题的解题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折扣”问题。
例题以一个教学情境贯穿其中,邵教师出示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后,引导学生去理解题意:现在打八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再去理解所求的问题,就是求原价的百分之八十是多少?理清了原价、折扣数和现价的数量关系后,学生对最后的列式计算就迎刃而解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折扣”的学习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折扣”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有关折扣问题的计算方法后,通过多种学生感兴趣的商品,进行相应的练习,邵老师选择的练习富有层次,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整堂课,邵老师并没有刻意去“教数学”,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在这里,学生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识”,而是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教师也不是在教“数学知识”,而是就“购物问题”与学生作一次次深入的“对话”,通过这一次次“对话”,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节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 上一篇:宜兴之行,一切宜心[ 12-02 ]
- 下一篇:听邵莹老师《折扣问题》一课有感[ 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