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记得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某小学老师坚持每天放学后到学生家中家访,并把家访的内容、感想整理成随笔,长期坚持下来,她的家访笔记有了厚厚一本,学生的优缺点一目了然,不仅记录了学生的成长,也记录了她自己对家访的认识。十分欣赏这位老师的毅力,但她天天家访的做法我实在却无力模仿,现在每月一次的节奏还是乐于践行的。实践告诉我们,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每每宣布家访的对象,孩子们都还是一阵紧张,不难揣摩,他们心中仍有一丝担忧,担心老师会“告状”。我这次家访的一个对象是个后进生、学困生,平时不善言语,却让科任老师比较头疼,他上课几乎没有五分钟是能够定神的,手总是不停地摸着东西,若是喊他回答问题基本是一问三不知。去这样的孩子家家访,乍一听我的前去,很是有告状的嫌疑。来到孩子家中,母亲表现得也有些紧张,估计是怕老师说起孩子的表现自己感到难堪吧。其实“双差生”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他们一般能够端正了态度听老师训诫却无法真正端正内心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早已习惯了家长、老师的批评,并对此能够免疫,因此批评什么的早已在他们的心上激不起涟漪。与其做无用功,还招得家长心惊胆战,何不换个思路。于是我努力去找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力求拉近他与我们的距离,交谈中他的妈妈也放松了很多。虽然这样对孩子的学习也不见得能起多大作用,但至少孩子表现出不抗拒,愿意与我们真诚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更多障碍。家访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更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孩子的自我觉醒和提升吗?诗意点说就是:用我们双脚的行走丈量孩子的成长。
- 上一篇:记老师家访日[ 05-07 ]
- 下一篇:家访手记(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5期)——共筑沟通桥梁[ 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