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循道崇真”校本文化构建案例研究》
开题报告
执笔:张玉平
2012-5-23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界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说法,“三流的学校抓常规,二流的学校搞特色,一流的学校做文化”。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学校文化具有能够整合、积聚、倍增其他物质资源、精神、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的作用,即具有重要的“资本”作用,学校文化作为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
学校是以文化传承文化,以文化滋养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的改造和再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之树才能常青,学校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地域优势、经济优势,精心打造人文校园,在“循道崇真”办学理念引领下,我们实验小学承办了多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省级大型教育教学活动,社会事业局的领导们亲临学校,审核活动方案,听取工作汇报,察看准备情况,参与现场活动,落实经费来源,鼓舞着全体教师的昂扬斗志和奉献精神。两年来,学校精神得以凝聚,教师形象得以提升,学校品位得以高雅,在开发区社会事业的荣誉册里,在南通市优秀教师的行列中,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教育媒体的宣传报道里,在南通市大型教科研活动现场,在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人士对教育、教师的赞誉里,都可以找到我们实验小学的名字,可以看到我们教师的身影。通过实施“三园”方略,即营造书香校园,构筑欣赏家园,搭建成功乐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丰硕的办学成果。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探索和研究,确立以“循道崇真”作为文化立校的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思考:
1、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必须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背景都丰富而独特。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并肩看风景。
2、陶行知在《生命教育之特质》一文中提到,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有真假之分,教育也有真假之别。现在的中国,地沟油、毒奶粉、假鸡蛋等事件频发,在教育界,也存在一些疯狂的造假现象,如假论文、假课、假检查评估、假课程表、荣誉作假等,因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教育也需要打假。我们认为,只有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3、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做真人,真做事,作为拥有4700多名学生的大型小学,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研究真教育。我们培养的是真人,崇尚的是真教材,探求的是真知识,倡导的是真教育的方法,并以此作为载体培育学校文化,创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对于本校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1、循道:遵循正道,遵循自然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
2、崇真:秉持真理,崇尚真实,做真人,真做事,脚踏实地、稳步实践、一点一滴地从基础工作做起,把工作做细、做实,通过无数个量变的积累去实现质变。
3、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由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⑴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内而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的建设。但我们又不能必须脱离了外层的显性文化而去构建精神文化,使核心的价值观脱离存在的载体与基础。
⑵我们同时还认为学校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存在并发挥着他的影响力。其意义在于:一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不能脱离学校历史和文化传统;二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创新中持续不断的完善、发展、丰富,须经一代又一代校园人的努力,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和持久的活力;三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要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使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制度保障。
⑶必须理清“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这对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范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内部的环境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而“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更体现了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开放性,更有利于从宏观的视野中来审视学校。理清二者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文化更注重了静态的、社群的、现在的、显在的等要素,现实中许多对于学校文化的讨论实际上是校园文化层面上的,他直接作用于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产生直接的、显在的效果。学校文化涵盖了校园文化,但侧重于历史的传承性、隐性的价值观等要素,对学校发展发生着持续的影响。因此,从其关系可以看出二者不可偏废,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就会转变为学校的个性文化,学校的个性文化则会衍生出相应的校园文化。
4、校本文化。一所学校创建“学校文化”,其实是创建“校本文化”,因为“校本”是一种基于学校彰显个性的文化。校本理念的确立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园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的前提。“走向校本”成为当代教育理念的关键词。校园建设中的蕴含的文化要义,应是基于校本的文化,是各种文化交融之后形成的本土文化。这种“本土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基于学校、彰显个性。因此,是独一无二的,是与众不同的,是涌动着新鲜的生命活力的。
我们认为,以“循道崇真”的理念来进行校本文化构建案例研究,具有独特魅力和巨大价值,并为学校发展依托现实背景,引进源头活水,提供有力支撑,凝聚个性特色,是切合实际的可行之举。通过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使“循道崇真”的理念浸润每位师生的心田,通过每个个案的研究,使“循道崇真”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信念,从而使大家因价值认同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实现整体办学品位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真教育”思想:陶行知倡导的真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在生活中进行,并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对我们今天倡导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的本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浸染理论:文化的影响是内在、强烈而持久的,通过文化浸染、熏陶、滋养、提升,可凝聚成特色,可熔铸为品质。
3、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
4、新课程理论。学校管理制度和机构要根据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进行重建,倡导人人都是管理者,也都是决策的执行者。要实施人本管理,“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求教师要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实施人本管理,形成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陶行知的研究。“真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1)陶行知认为,真教育的目标是具有改造社会生活力的“真人”;(2)“真教材”应该引导人“动作”“思想”并“产生新价值”;(3)“真知识”应该是思想与行动结合的产物;(4)真教学方法应该是“以学为目的、以做为中心、以创造为境界”。
2、中国古代的研究。早在古代,“道”就是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孔子所说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真”是具体事情、行为、物体、语言对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公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情、行为、物体和语言的过程中,人脑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感觉后,通过反思这种激动感觉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假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3、现代学校的研究。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前身为崇真中学,该校以“追求真理、崇尚真诚”为校园精神,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近年来一直坚持进行“真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和经验;浙江杭州临浦一小的“守真教育”成为学校品牌;南充市高坪七小以打造“达真教育”为抓手,通过“育真人”、“做真事”、“说真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济南市德兴街小学确立了唯真教育理念,学校的老师是“真才实学、真情实感的真教师”;学生们也一定要成为“真做、真学、真思、真行的真学生”。
4、国外的真教育。比如:(1)人生的根本目的是要爱上帝, 爱他人,并为上帝与他人服务;(2)人生来就有恶的倾向,并会与日俱增。我们必须考虑到人的本性和上帝造人的原旨;(3)教育是要通过让青年人接受并相信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从而为他们带来救恩。一切教育以及生命训练的伟大目的,都是要使人能重新与上帝恢复和谐;(4)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在品格上不断完善成长,使他们在社会中成为敬畏上帝的、诚实的、可靠的和多产的成员。真教育不仅在研究某种规定的课程,亦不仅在为目前生活从事准备,而是有关全人类的生活。
5我们的困惑。我们课题组在确定研究课题时,也有一些困惑,比如:
(1)真教育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但现实中很多学校假的东西还是太多,伪教育让人莫辩真假。
(2)真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教师教的真?学生学得真?是学生成绩真?还是教学生学做真人?
(3)真教育,家长和社会支持吗?他们明白真教育含义是什么吗?学校说了算吗?学校到底有多大影响力?
(4)真教育是口号吗?学校到底能在真教育方面做些什么呢?在校本培训方面有何创新?
(5)真教育有模式吗?
(6)真教育难道是为几个大楼起几个“真”字楼吗?如何让学校建设真正与真教育融合起来,产生催动力?
(7)课改之中“真”具体体现在哪?如何实现?
(8)希望全校教师都做真人,并以此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现实吗?如果朝这个目标奋斗,学校如何操作呢?
五、研究的目标
1、理论研究目标。进一步界定“循道崇真”校本文化的内涵,明确小学校本文化的内容、活动形式、原则和意义,建立科学的有良好机能的校本文化范式。
2、育人目标。校本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学生要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为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创造良好的校本文化,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基地。
3、工作目标。通过“循道崇真”课题的研究,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不断探索真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校本文化的建设力度,培养出一批“做真人,真做事”的教师,培养出一批“做真人,真做事”的学生,顶真务实、精益求精,为探索和创造学校的文化特色,铸造学校灵魂而不懈努力。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循道崇真”校本文化的文献资料、信息动态做好充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掌握课题研究第一手材料和相关数据,以了解和把握现实的情况,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形成新的理论。
2、学习观察法。研究者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凭借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对“崇真”特色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与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一是总结以往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所用;二是不断总结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实验成果来不断调整和改进研究工作;三是总结实验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为同类学校创建文化特色学校提供借鉴和帮助,形成文化共享,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力。
4、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共同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效地解决“行动”与“研究”脱节的问题,使整个开发过程变成研究的过程,从而协同提高本课题参与人员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研究的成效。
5、案例研究法。本课题主要进行的就是案例研究,一是对本校的案例进行研究,二是对他校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文化行为方式。
七、研究的原则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文化有源流,一方面溯文化之源,一方面激文化之流,承创并举,扬弃结合,着意在传承中走创新之路。
2、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探索研究文化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汲取他人智慧结晶和成功经验,并创造性地总结和完善自身的研究成果,将之升华为概括化的理论;另一方面,基于直接经验的积累,倡导学校将新的理念和自身的实践相整合,从理论的高度对原来的实践和观念做出自觉的分析、反思,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实践理论、检验理论。
3、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协同性原则。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密切配合,是建设特色学校,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风格的重要内容。所以,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这一契机,加大对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确保两者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能够协同发展。
八、研究的内容、方向及操作
(一)拟研究的内容
一所学校的文化凝聚和打造必须找到一个内核,我们试图依托学校自身地域、历史文化,以“真”为核心,从以下四个板块开发和挖掘校本文化。
1、凝聚“循道崇真”的学校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崇尚真实,使学校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共渡难关,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2、形成“真教育”的教学风尚。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体现思想与行动和谐共生。倡导教师从备课的人云亦云到独立思考,学生从被动受教到自主探究。强调在“真”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应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思想,独立的主张和见解,不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和创造。同时,结合本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也是“真教育”教学风尚的重要载体。
3、追求“真教育”的教育方式。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生命个体,因此,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原则。只有在相待以诚,示人以真的人际氛围中,才能产生教育的和谐与共振,也才能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妙境界。
4、描绘“真教育”的办学愿景。我们的办学愿景是:做真人,真做事,让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每个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学校品位不断提升,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教育共同体。
(二)拟研究的方向
子课题一:崇真社团文化建设案例研究
子课题二:崇真校园建设与管理艺术案例研究
子课题三:崇真班级文化建设案例研究
子课题四:崇真课堂教学艺术案例研究
子课题五:崇真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研究
(三)拟研究的操作方法
1、溯“真”之本源。一方面收集和“真教育”有关的历史文化渊源及人文资源;另一方面,将“真教育”放入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来考量,寻找“真教育”与现行教育的不同之处,寻找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并从学校文化的四个方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加以提炼和熔铸。
2、探“真”之路径。以创建和实施“循道崇真”新校园为基本途径,探索开发区实验小学科学发展之路。
3、撷“真”之神韵。以形成“真教育”的教学风尚,追求“真教育”的教育方式为切入点,打造学校校本教研和教科研的鲜明特色。
4、绘“真”之愿景。我们认为,“真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两年来,我们经过无数的碰撞与体验,感受到了学校和谐发展的澎湃活力。学校各系统各要素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通过形成积极的情绪场、高效的教学场、互动的学习场和创新的文化场。通过打造生态化校园,无论是显性的环境设计,还是隐性的文化内涵,都由全体教师参与设计、参与建设,学校目前面貌一新,充分发挥了文化的熏陶、滋养和浸润的功能。
九、研究步骤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思路,以实践与案例研究为主线,辅以对文献、对现状的研究,并将个性与共性研究结合起来。具体过程为:
1. 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2年5月)。
① 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各研究内容的负责人及职责,分解落实课题计划,建立课题组规章制度。
②请有关专家修改完善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学习相关理论。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式:课题实施方案,研究人员职责及分工一览表,规章制度;现状调查与分析,相关课题情况,学习书目及笔记。
2. 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4年5月)。
①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每学期有计划、总结,及时调控、修正研究思路,发现典型。
② 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围绕课题深入学习,深入课堂开展课例研讨、学术研究,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③ 举行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形式推动阶段性研究。组织论文、方案评比。
④ 完成课题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式:专家讲座资料,学习笔记及研究体会,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研讨记录,教学案例及论文。
3. 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10月)。
①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科研报告,全面展示研究成果;研究论文、案例、体会汇编成册;请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②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式:结题报告,学生成果汇编,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案例、体会汇编。
十、预期研究成果
1、《“循道崇真”校本文化构建案例研究》实施方案
2、《“循道崇真”校本文化构建案例研究的现状调查及剖析》
3、《“循道崇真”课堂教学案例集粹》
4、《中期阶段性汇报》
5、5篇以上研究成果发表于各级报刊杂志
6、专著《凸显“循道崇真”,建设文化校园》
7、专著《“循道崇真”之路》
8、专题片《“循道崇真”活动掠影》
9、专著《“循道崇真”校本文化构建案例研究》
十一、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课题主持人为我校领导,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研究人员都是教学骨干,均主持或参加过课题研究,并有成果显现,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研究水平。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本科学历,是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其中江苏省骨干教师2名,南通市骨干教师3名,开发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1人,有较强的上进心,探索心和创新精神,均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保证。
2.研究基础
本课题研究,是我校办学理念的延伸和拓展。我校的校训是“做真人,真做事”,崇尚“大道至简”,课题组成员已经围绕“循道崇真”搜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先期组织开展了多次有关课题的专题研讨,今后我们将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购置课题研究必须的图书、设备等,作为课题组专用,与时俱进,努力提高研究质量。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组织保证:学校成立由校长挂帅的总课题组,建立以学科骨干带头的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
研究资料: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位办学的理念。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学校设有局域网,为课题组教师网上搜寻资料提供了保障。学校图书馆订阅了许多教育杂志与报刊,拥有大量教育类书籍,并定期添置相关理论书籍,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及时查阅各种研究资料。
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
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证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障调查实验、资料搜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论著出版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对其他所需的研究条件,一并给予信誉保证。
综上所述,我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具备了高标准的教学设施,同时又具备了充足的资金作保障,所以我们具备了完成课题的条件。
注:以上报告,提请各位领导与老师批评指正。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情思数学,走向纵深[ 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