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摸索中前行

 

在摸索中前行

——教学《莫高窟》反思

倪媛媛

《莫高窟》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一来是因为我们四年级的课已经结束,二来也是因为本文结构清晰,我对五年级的这篇文章相对熟悉。

刚接到任务时,我心中是忐忑的。因为我班小组合作学习还未真正起步,而这次又要求自主合作学习与我们年级正在研究的情景课堂相结合,心中不免焦躁不安。而此刻,青年教师家长会各项排练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组长的我一时焦头烂额。

最后一周连续四次试上,感觉一次比一次上手,我在一次次地“跌怕滚打”中寻找“自主合作学习”的门路。为了体现本次童真课堂的主题,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第一次,教学“彩塑”部分,我安排小组成员合作读,找出彩塑特点后,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彩塑的这一特点,谈谈体会。我引导小组成员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读”的过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再通过不同个性神态的彩塑视频,让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完成“有……的……,有……的……”的口语训练。小组合作中,我注意引导同学们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如“两千多尊”,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人能够造出那么多惟妙惟肖的彩塑来真是巧夺天工啊!

    第二次,是教学“壁画”部分,在这一小节的教学中,我要求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画出表现壁画宏伟瑰丽的句子,旁边写上感受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前提必然要有自主的环节,否则那样的合作只会是空洞的,肤浅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一句,我选取了同学们最了解的九色鹿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原来这是出自于敦煌壁画,这几幅图原是赞扬佛教故事的。这样,对于理解下文的四个“有”便水到渠成了。在小组讨论到“飞天”这部分时,我要求同学们借住图片和文字想象完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并发挥小组的智慧,将成员答案组合在一起。不少小组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答案又多又美。在视频的引入、合作练笔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充分感受到这一幅幅精美的壁画,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当然,教学这课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说实话,在上课前,我班学生也进行了不少小组合作的训练,为了鼓励小组成员踊跃发言,我给每一组每位成员按学习能力的高低编了号,采用加分制,表达能力弱或是成绩后进的同学若能在小组汇报时发言便可得到更多的分数。正式上课时,许是孩子紧张,许是他们还想追求小组内高积分,很多原本班上发言并不出彩的同学站起来回答了,原本可以组长一人汇报的内容小组内不约而同地变成了四人合作回答。因此,这节课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同学们的发言也不够精彩。

其实,这也正是我困惑的地方,自主合作学习,追求的就是让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对于一个基础比较弱的班级或是小组来说,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花去更多的时间。弱是只让组长代表发言,那合作学习又有多少真实性呢?是组员们的想法,还是组长个人的想法这就很难说了。当然,小组汇报形式的多样性,这也是值得我反思和追求的,未来的课堂上,我还要多尝试,多研究。

    经历过后,才会成长。对我而言“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无论路上开满鲜花,亦或是布满荆棘,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失败了站起来,那便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