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把学习的自由权还给学生

上周,我组高妤娟老师执教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小骆驼因为受到小红马的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的用处,从而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

文章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中,是一篇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好教材。在教学中,高妤娟老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自由权还给学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贯穿课堂。如在小组内说说你对沙漠的了解,小组内选择一种外表难看但很有用的植物或动物进行交流等。

小组合作的形式,也集合了众人之力。如:学生们所创设的小骆驼与小红马的再次见面充满童真童趣,自然而然想到小骆驼也把小红马带到沙漠中,小红马面临种种尴尬,消除了对小骆驼的偏见。

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就像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的那样,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只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你的收获将会意外的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