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六(1)班和六(8)班一起观摩由王佳丽老师和魏程存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学期开始,王校长就提出在六年级首先尝试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索研究。这两位年轻的老师能根据课的特点,尝试结合自身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向全组数学老师展示了她们心中的自主学习的课堂。
王佳丽老师注重从生活出发,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寻找源头,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找到原始现象。教学中通过珍贵照片要使他变大是生活中的说法,进而将数学中图形的放大引入。“没有变形的变大才是放大,没有变形的变小才是缩小”在课上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上升到数学中的规律呢?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探索对应边长之间的比,设计了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并适时提出心中疑问,组内、组间齐讨论。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等探究活动真正掌握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在魏程存老师的课堂上,她从一张葵花图片的放大问题引入课题,引导孩子结合预习单,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集体交流中使认识层层深入,最后孩子们在运用知识画图操作中提升了认识。与以往不同的是,前来指导工作的还有从繁忙事务中抽出身来的赵校长和教研室的杨主任。
课后,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赵校长和杨主任亲自到魏老师所在办公室及时对这节课做了点评,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赵校长指出:小组合作交流要落于实处,切实让孩子们能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受益;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立足于有利于促进孩子们思维的发展,而不应该片面拘于形式。赵校长的点评实实在在而又高屋建瓴,教学的一切行为都要落于学生这个“根”,只有紧紧抓住学生这个“根”,一切的教学行为才会有力量。赵校长的身体力行和对待教育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相聚,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的发展,集思广益,提高教学水平。有理由相信,六年级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之路在这样充满研究氛围的团队中,精心打磨,必定会由最初的稚嫩逐渐走向成熟。
- 上一篇:关注儿童 探索规律[ 03-25 ]
- 下一篇:新河校区三年级、五年级数学组赴常州参观学习[ 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