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记教研课《9的乘法口诀》
上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课,育才校区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的老师齐聚二(14)班,听了朱胜健老师执教的教研课《9的乘法口诀》。虽然工作才一年时间,朱老师精心预设,课上表现得沉稳、老练,师生配合默契,给同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老师尝试了“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有挑战性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试编口诀,进行独立探究。实践表明,这样探究而得来的经验是真切的,给学生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不容易“丢失”的。
二、变“关注学习结果”为“关注学习过程”。在9的乘法口诀编写完之后,朱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介绍了手指记忆法,并通过录像播放、定格介绍、模仿尝试、互相交流等方式,巩固这一方法。学生跃跃欲试,教学获得了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双赢”。这样的设计充分贴近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规律,真正体现了“向着学生生长的方向”的教育真谛!
三、变“枯燥训练”为“有趣实践”。朱老师在巩固环节,呈现了有趣的小狗拉车图,介绍了新编的西游记片段等等。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既加深了对口诀的理解与记忆,又训练了思维,获得了对9的乘法口诀的深层感知,有效提升了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上一篇:顿悟,在自学中,在体验中[ 12-16 ]
- 下一篇:团队协作中的进步和温暖[ 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