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观察物体”后的反思

整个课堂教学,以孩子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1、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从熟悉的校门、教室,判断是从里面、外面、前面和后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学校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

        2、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设计的观察米奇鼠和茶壶,活动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转一转再判断后说一说,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3、以一首古诗作结尾,让孩子体会到数学就在外面身边,从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