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温暖的家,这是个和谐的家,这是个活力的家,这是个充实的家。在这里有六个快乐而又忙碌的身影,她们辛勤工作、相互协作,这就是我们实小那快乐的音乐之家。
每年一届的三独比赛在紧张陆续进行着,独唱是今年的第一场比赛,小歌唱家们在各自老师指导下尽情歌唱:
看,每天早上,在舞蹈房里,总有
听,那悦耳动听的声音从琴房传来,范老师耐心地指导小选手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这个家里的成员平时都在各任教年级工作,但每周三都会相聚在一起,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讨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我们在一起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小手轻划,难点消化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施琳
第一次接触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书,还真有点小马过河的感觉,一点点摸索。虽然翻看教参后能大概了解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但有些问题只有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才会出现。
那天我第一次上《一对好朋友》,在课前我了解了本课的难点是附点和倚音的演唱,教参上介绍的解决方法是反复模唱。在我看来,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于是教参上提出的难点被一一攻破后,我胸有成竹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可是“唱着歌儿,回家走呀”这一句一唱完,我就觉得不对劲,刚才在按节奏朗读及反复教唱难点的过程中不是掌握了附点吗?怎么完整演唱,这“回家走呀”的附点节奏没了?于是我又把这个难点提了出来,用跟唱法的形式教唱了两遍。这下该没问题了吧!
正当我小有成就感时,听到学生演唱这一句把附点节奏再次省略掉了。我很意外,怎么会这样?我疑惑不解。脑子里忽闪了一下,要不也试试刚才用的手势法教学。在教学生唱倚音时,我用划旋律线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徒手划线体会这个小小装饰音给歌曲带来的天真可爱,要不也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附点八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于是,我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右手划一个向下凹的半圆,同时听我按节奏读这一句的歌词。果然,我自己能体会到这个动作与附点节奏相结合,还是很贴切的。接着我让学生边划半圆边读“回.家走呀”,我看到有些学生的小脑袋也随着自己的手在划半圆,按节奏读出来的歌词也符合这个动作。
这一次的演唱真的让我非常满意,学生在“唱.着歌儿,回.家走呀”及“哩喽喽哩喽”处都用上了手势辅助,很快把这首歌的难点掌握了。同时我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个个投入到有表情地演唱中。在接下来的几个班教学中,这不再成为一个难点了,用一个简单的手势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了此处的节奏,而且把歌曲表现的很天真、很可爱。
在教学中,有时不需要奢华的过程,只需要动一下脑筋,一个朴实的动作就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返朴归真,让我们的音乐课更高效。
我们也会时常相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展示:
我们在实小的校园里辛勤工作、充实生活!快乐DO RE ME,我们的音乐“家”!
- 上一篇:新学期、新起点[ 09-09 ]
- 下一篇:解读新课标 引领新课堂(新河路校区二年级组)[ 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