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佳片有约”,育才校区二年级组观后感言

期待那一幕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黄 鑫  

第一次看这部美妙的电影,是在99年的时候。那时,我们几个还在一个叫海永的地方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在 李 老师的推荐下,我们几个挤在那个阴暗潮湿的楼梯间,用着当时最时髦的录像机,看着那部一开始并不惊心动魄,并不引人注目的电影。看之前, 李 老师已经做好了广告:这部电影绝对好看,而且特别适合我们看。于是,我们慢慢地,慢慢地,走进了“ 霍兰 老师的乐章”。  

 霍兰 老师用自己的音乐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面对自己的生活,他无奈地选择了做一名音乐教师。面对自己的音乐,他用心尽力培养着自己的学生。面对自己失聪的儿子,他用爱来诠释父亲的责任。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影片的最后: 霍兰 先生退休的那天,身怀感激的历届学生欢聚一堂,亲自把自己的老师请上指挥的位置,师生合奏 霍兰 老师的作品,向他们共同的老师表达了最深最崇高的敬意。 “他的成功比名成利就更出色。环顾你四周的人吧,这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受你的影响。全因你,我们都成了更好的人。我们就是你的交响队,我们就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我们就是你生命的乐章”,每次听到女州长最后的深情致辞,我就泪湿满眶。我一直想象着:等我退休的时候,会有多少学生会来看望曾经教他的小学教师?可以换个角度问:你凭什么能让他们毕业以后还来主动看望你?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对学生的爱。  

曾记得,每次送走的毕业生,总会在刚开学之后不久的教师节里送上他们的祝福,一张简单的贺卡,一句简单的QQ留言,一片深深的情意。有时,他们还会在自己学校提前放假半天的时间里,来到母校,讲讲他们现在的故事,聊聊以前我不知道的秘密。每每这个时候,我觉得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  

教师工作很平凡。只是和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几年间,你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生的前行方向。所以,我们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踏踏实实地做人,教给学生坚持追寻自己梦想的信念。当年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就问过自己:我退休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场景?十几年过去了,重温这部电影,我期待着自己退休的时候,能开上一个退休告别会:上完最后一堂课,批完最后一叠作业,然后和每一个学生拥抱……  

   

   

   

                         爱在理解的尽头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周玲玲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孩子们的确迎来了春天,可它并非亘古不变;我们也幸运地聆听到夜莺美丽的歌喉,可音乐毕竟不是万能。马修的出现,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一束光芒,但转瞬即逝。  

   在这所学校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孩子,有天使面孔却自尊心很强的皮埃尔;有天真稚嫩却急需关爱的佩皮诺;有目中无人但本性不坏的蒙丹------在外人看来这都是一群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之初,性本善。最初的人都是善良的,后天的变坏是环境造成的。爱,在这里缺少的就是爱。缺少爱,以至于丧失了尊重。夏丏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
池塘之底是一所专为再教育问题少年们而设置的寄宿学校的名字。在这里,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设若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六小时的禁闭,轮流进行,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有着严格的客人探访条例,只可以在规定时间段亲子见面,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缺乏公义、尊重、爱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只有在你的精心呵护下,他们才能竞相争艳,百花齐放。生命是个偶然,我们常常在无意的邂逅中,摆渡了生命的无常,获得永恒的回归。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孩子无限的遐想与猜测。音乐,一个被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再次春暖花开!学生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根本就缺乏歌唱技巧,甚至屡屡跑调,但是用音乐表达内心,自然、快乐而又满足。马修立刻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快乐在眼前,为何要等待?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让孩子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单调生命深处的热忱。也许,童年时代的诸多欢乐,转瞬消逝即被遗忘。但是,这道道绚烂的音乐金光,将在生命的道途上闪亮。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的问题学生就像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它是贫瘠的。有一天,勘探队来到这里,发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如获至宝。”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就要像勘探队一样,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宝(独一无二)。  

   你看,当皮埃尔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爱好被唤起,而独自在角落里唱歌;当那一群散漫不羁的孩子被音乐俘虏,而驯服的听从了马修的指挥,并大大减少了捣乱和恶作剧;当皮埃尔平生第一次懂得了感激,并因为获得原谅而窃喜……这时候,在我们感慨音乐的神奇力量的同时,也不能不想到,无论多么叛逆、任性、看起来无药可救的孩子,其实都有一把可以打开他们内心之门的钥匙,关键是教育者有没有这种愿望、有没有这种耐心来寻找这把钥匙;在今天中国的教育现状下,我们听多了一线老师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对教育积重难返的无奈,马修提供了我们思考的另一个角度:可否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Do Re Mi  

——《音乐之声》影评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记得第一次看《音乐之声》的时候还是在师范,教我们英 文的 老师给我们播放的是英文原版,那时纯粹是为了熟悉英文对话;第二次看便是在大学的音乐课上,一遍一遍地听着《Do Re Mi》,一次一次地哼着《雪绒花》;再次翻看这部经典的影片,却是变换成一个新的身份。不可否认,现在的我再看这部电影,觉得是深受感动。  

  见习修女玛利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和美丽。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适合修道院的生活,于是介绍她去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影片中男主角冯·特拉普上校是一位奥地利很有才华的爱国者。上校管理七个孩子的方式和带水兵的方式没有任何区别,吹哨、集合、报数。玛利亚来的前段时间,孩子们总是想法设法的捉弄她。后来玛利亚通过理解孩子们成长的需要,渐渐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最后不仅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与上校先生走到了一起。  

《音乐之声》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电影,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有趣的爱情故事、悦耳的歌曲、活泼的孩子、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发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美好的瑕思。作为教师的我,在重新观看这部影片之后,却有了新的领悟。  

   现在的教育一直在探讨教育理念,常常都是“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却往往忽略了这些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到所有孩子的身上。其实,每个班级当中都会有一些特殊的“音符”存在。我想教育的本身不应该是除掉音符,而是应该修改这些音符。虽然玛利亚只是一名家庭教师,但是她那种真诚对待孩子的态度还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我觉得,真正要像玛利亚学习的是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让教育,让学习变得愉快起来。如果把班级看做是一个家庭的话,那生活在这个家里的孩子,只要你用心的去体会,只要你真心的走入孩子的心中,你就会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馨。  

同时这部影片教会我要用真诚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孩子般单纯的心去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很多事情其实就在身边,或许当时只道是寻常,多年之后,有些小小的细节,虽然没有经过大肆渲染,却在时间渐渐的洗涤之后,如金子般闪亮,那是怎样的风吹雨打都消磨不掉的,跟随着勇气跟随着微笑,愈加的美丽,那就是爱。这也理所当然是要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懂得这朴实动人的爱。  

《音乐之声》带来的永远是感动,永远是思考。动听的音乐,美德的风光,温情的人们,构成了这部成功的影片,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好呢?经典影片对我来说几乎是百看不厌,轻松活泼的氛围,明朗悦耳的歌声,美丽令人陶醉的。  

   

寻找身边“知味”人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这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叫做《三傻大闹宝莱坞》,近3个小时的电影向我们阐述了许多真理,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逼迫下学校中残酷的教育。  

电影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三傻之间的友谊,回想身边,也曾有过这样的友谊,为了朋友,不顾一切,但那美好的日子仿佛只局限于孩童时期,当自己步入社会,更多的是惶恐,面对着这么多“面慈心善”的人,已然分不清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仿佛为了利益,可以做出一切伤害别人的事情。其实,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群体,甚至于整个社会的责任,放眼望去,又有几个人在真正工作之后,敢斩钉截铁说一句:我有几个知心好友,可以无话不说。记得以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句话:因为相信我们的关系,所以才敢责备你。好朋友之间是拆不散的,任何的挫折与争吵只会更加坚定朋友之间的关系。而现在同事之间多了一些微笑,但微笑背后又是什么呢?可想而知。人性真的本善,但这日益艰难的生活把我们磨得尖锐了,有些事情必须争,必须抢,一旦不争不抢,就会像秋天枫叶一样凋零飘落,又有谁为那些心中本保持着孩童时期稚嫩想法的人,经过社会涤荡变得如此尖锐而委婉叹息过呢?  

生活本就是一个大染缸,迟早要被涤荡为其它颜色,无人能够幸免?多想回到那纯真年代,身边总有那么几个“知味”的,不论何时何地,你与她谈天论地,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避讳,不需要作假,不需要掩饰自己,何时才能改变这寂寥的环境?  

期待……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一直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情有独钟,尤其是在师范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或许是因为真实的故事能够打动心灵,最真实的东西往往最能够深入人心,引人深思。《风雨哈佛路》教会我们滴水穿石、梦想不倒;《当幸福来敲门》提醒我们幸福是从苦难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而不久前看完的《叫我第一名》则让我想到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是的,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主人公布拉德患有妥瑞症,不自觉的抽动,不自觉的发出怪叫声,让他成为别人眼中的“怪人”,但凭着永不妥协的性格,家人的支持,最终成为一名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的职业——教师。奠定他立志成为教师的源于那位校长,起初的布拉德也很自卑,并且如果压力越大他的病症就愈发严重,就在他无比沮丧灰心时,校长在一次音乐会上,通过和布拉德对话,让他到台上去讲述他的疾病和希望,同学们都鼓掌了,为他勇敢地面对疾病而鼓掌,而这热烈的掌声不仅对布拉德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接受。这是位懂得教育真谛的好校长,他懂得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话语对这个孩子来说的重要性,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地理解布拉德。是呀!孩子们,不管怎样他们迟早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作为老师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足够的耐心和浓浓的爱心。  

我想布莱德之所以那么有活力,乐观,且有坚定的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他称呼自己的怪声和抽动为朋友、伙伴,他从一开始就接纳自己这个现状,并且从不自我欺骗,也不祈望外部环境有一天会变好。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既然不能改变所处的环境,能改变的就只有你自己。布莱德的同学欺负他,老师批评他,邻居嘲笑他,他去打高尔夫也会被人轰出来,甚至学生家长也不理解他,那些人都没有错,他们的反应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是做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他们有权利对外界的事物带有自己的评判,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富有同情心,都充满善意。但布莱德可以选择,他也有同样的权利为自己做选择,他可以选择不在意他们,也可以选择每天为他们的态度伤心,他可以选择谩骂他们以维护自己,也可以选择理解他们以释然内心,他可以自暴自弃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让父母供养自己,他也可以自强不息笑对病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感觉,是充满幸福喜悦,还是满怀心酸悲苦。就如他最后在十佳老师的领奖台上所说的一席话:“千万别让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梦想,阻止你工作,玩耍,或是谈恋爱。”  

有些事情,表面上可能是缺陷,但是是不是真的缺陷,而是在于你怎么看待它!缺陷会是自己畏前怕后的借口;也会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基石。   

   

   

追逐自己的梦想  

                     ——《叫我第一名》电影有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褚   

这部电影还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全班一起观看的。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我们观看的情景,全班三次集体为主人公布莱德鼓掌。欣赏校长的无私的爱,赞扬母亲的伟大的爱,更坚信布莱德对学生的爱。这部电影,以追逐自己的梦想为主题,而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而言,更是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影片中主人公布莱德患有一种罕见的病叫妥瑞症,他难以控制自己,经常发出各种怪声和抽动自己的脑袋,因此在公共场合惹人注意,被同学欺负,教师讨厌,父母尴尬。尤其是父亲的不理解,似乎要把这个小男孩逼入绝境。就是这样一个有缺陷的孩子,他最后在事业上,爱情上都取得了成功。是什么让他有一个别样的人生呢,那就是坚持与爱的存在,一直陪伴着他。  

一开始,布莱德的病不能被同学们 和 老师们认可,受到很大的非议。在重重的压力下,在他无比沮丧时,一位校长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情境。他以其独特的方式打开了男孩的心扉,让他到台上去讲述他的疾病和希望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与鼓励。这是一位懂得什么是教育的好校长,他知道一个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亦或者一个动作对孩子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足够的耐心和浓浓的爱心。孩子们,不管怎样他们迟早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的。  

男孩坚信自己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可以和其他所有的人一样。但是在求职这条路上,他再次遇到了磨难。想要成为一名老师的他接二连三地参加了25面试,其中有歧视、有眼泪、有愤怒、也有笑容、有支持、有欣赏、更多的是男主角坚持的毅力。就这样,在漫长的等待中,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坚信自己是最适合的教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他去一个学校面试时,校长让他在课堂上不许发出这样的怪声,否则不会聘请他。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时,我的眼泪也一起流出。或许是在感慨,求职真的不容易。  

不过布莱德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妈妈,坚定不移地陪在他的身边。鼓励他,帮助他。不得不感叹母的伟大,执着的把让这位母亲开始了救儿之路。不管多少次的失败,她都始终没有放弃。我想坚持这两个字是他们身上共有的品质,却是很难真正做到的,我钦佩。无条件的母爱赋予我们安全,温暖和被接纳的感觉,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特的个体,认识到我是我,不同于别人,这让我们在受到伤害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内在里有持续的力量。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挫折,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主人公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活力,有坚定的信念。他从不自我欺骗,也不祈望外部环境有一天会变好。外面的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那些困境都是有解决办法的,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化解的,或许我们的生活经历有限,也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波折,或许不能真正的体会生活的难处。人是经事才能成长的。生活可能会给我很多难题,不过相信学会坚持,总会有过天晴的一天。电影中的主角在生活中没有把自己自己当作异类看待,也没有坐在那等待得到尊重,而是全力的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两年,参加考试两年,终于让我考上,坚持了两年,付出了两年。或许两年对其他人来说时间不算长,但是这期间的压力、家人的期待,我不敢忘。所以一直努力再努力,老天是公平的,我的努力也没有付诸东流。  

不管内心的压力有多大,我们也要轻松面对,就像布莱德说的:“千万别让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梦想,阻止你工作,玩耍,或是谈恋爱。”有梦想现在就要去做,或许这辈子我们也能成为自己的第一名。  

   

   

心灵在它所爱的地方  

——观《心灵捕手》有感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美国影片《心灵捕手》,这部片子没有太多刺激惊心动魄场面 ,但却能深深触碰我的心灵。刚开始看时,觉得它平淡无奇,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真挚的情感深深扣住了我的心弦。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互动与救赎的故事。 MIT 作清洁工的男主角威尔是个在智商超人的数学天才,他可以很成功的运用自己的天赋完美的 解出了 教授研究了 2 年的数学难题。贫寒的出身以及幼年遇悲惨的遭遇形成了他自我封闭的性情。他打架,偷窃,殴打警察,甚至要被捕入狱,并以叛逆不羁的行为来掩饰自卑、宣泄苦闷。兰博教授无意中发现了威尔的天赋,他将面临监禁的威尔保释出来并担当监护人,关键的时候西恩教授帮了他一把。西恩经过和威尔的心灵上的触碰与交流,打开了威尔的心灵之门,使之走出由于童年创伤所导致的心灵樊笼,能够有勇气去感觉生活、更积极地面对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真爱并与红尘相容的人生之路。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心灵不是在它生活的地方,而是在它所爱的地方。”爱能创造奇迹,爱是灵魂的主宰,西恩正是用爱打开了威尔的封闭之门。威尔需要爱,他应该被关怀和帮助,然而极高的领悟力和过高的敏感性成了他获得心灵救赎的一道墙。之前的五位心理医生都无能为力,直到西恩的出现,也就是这个资深的心灵捕手解救了这个心灵受创的孤独孩子。他认为威尔是个好孩子,他希望威尔跟着自己的心走,让兰博教授不要强迫他,正是这种理解和信任,让威尔慢慢脱下了坚硬而带刺的外壳。在西恩对威尔的治疗过程中,不管他采用了什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打破这层坚冰不应该靠花样百出的疗法或技术,而恰恰靠的是像西恩那样率先敞开心扉、给予信任,靠的是那温暖和煦的“骄阳如我”。让我看到更多的是西恩抱着必须拯救威尔的信念,这种信念并不是如兰博教授所想的让他为人类、国家做出贡献,或是为自己求得更好的生活,或是对人才的爱惜,西恩只是想把威尔从不堪的生活中解救出来,正常的生活、恋爱、工作,从童年的创伤中走出来,那不就是爱的力量。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所接触的孩子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他们不合常理的行为被老师当成了坏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他们中大部分不具有威尔那样出色的天资,所以也没有得到更多人努力的拯救,很多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父母、老师放弃了。在观看电影时,我不断地在想,如果威尔不是在数学方面拥有独特的天资,解出了数学界的难题,引起兰博教授的注意,那么他会在最后获得救赎吗?他会走出童年的阴影吗?他的生活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打架斗殴偷窃呢?  

我们班也有一个独特的孩子,智商不低(父母带他去检测过),但是行为怪异,逻辑思维混乱,理解能力错位。仔细回想,他在校与人的打闹,是否也和威尔一样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和孤独。当他紧紧握着老师的手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祈盼着老师的关爱;当他抱住同学的时候,是不是希望得到同伴的友谊。如果我也多给他点关爱,从心理上认同他,他的父母多给他点叮嘱,同学多给他点帮助,他是不是也能和威尔一样得到救赎,走上正轨呢?  

影片的最后,心灵释放后的威尔告别了朋友,道别了西恩,也作别了兰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他开着车上路了。他要去哪里?是去追求爱情,还是在追寻一条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 威尔的车最终驶向了哪里?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威尔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的生活道路,并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威尔是幸运的,他遇见了 蓝博 教授,碰到了西恩,得到了爱情,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德明纳尔说过:“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国家更高贵。”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成功不一定是多少学生考到了高分,获得了多少奖项,更多的应该去做心灵捕手,正像影片的另一个名字《骄阳如我》一样地去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