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童真课堂,深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六年级英语组的丁培丽,陶丽两位老师给英语组的全体老师展示了两节精彩的英语研讨课。课堂上,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课堂设计,灵活的教学手段,给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英语组的老师还进行了共同探讨,达成共识。下面我代表英语组的全体老师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 教在起点
由于选定的这篇课文,生词量大,且涉及到较多动词过去式和一般现在时的对比。考虑到课堂教学需将重心放在整体语篇的解读和挖掘上。所以,Miss Tao 把学习新词,词组及文中出现的动词过去式的任务,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课前设计相应的导学单,并在before class 环节对孩子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而Miss Ding 则是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切入主题,通过游戏环节,导入新授。让孩子感知过去和现在,同时也检测了孩子们预习的情况。
二、重在经历
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为了让孩子在“做中学”,Miss Ding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了语篇教学环节自主阅读单。让孩子们通过听一听,想一想,写一写来学习语篇,整个语篇教学显得扎实有效,孩子的反馈也很及时到位。Miss Tao 设计了“看动画找时间”,“看图找关键词”,“按课文填空”“合作讨论Mike家人的变化”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解读文本,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应用与输出。
三、贵在倾听
执教的两位老师都能够做到倾听孩子的声音。没有刻意的去引导学生朝着某个方向回答,而是由孩子引导大家的思路。以孩子为中心,跟着孩子的想法来进行对话交流。两位老师做得都很好的一点是,能够对孩子的回答做出评价。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把孩子的心抓的牢牢的,孩子是带着浓厚的兴趣跟着学习。
四、乐在分享
英语学习应该注重孩子的口语表达。孩子们乐于,大胆说英语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Miss Ding 这节课的拓展环节是让孩子们说一说家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孩子们稍作思考以后,几乎都能说这么两句。但是说的内容比较局限,孩子的词汇量有待提高。Miss Tao 设计的retell环节有惊喜,让孩子不看书本的复述,促使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了Mike家人的变化。她设计的拓展是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孩子们也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当然,两节课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大家推敲和改进。
1. 课堂上师生对话较多。如果能增加生生对话,小组活动,可以给少数性格羞涩的学生提供更多口语练习的机会。
2. 要注意创景和情景的真实性。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的运用语言必将能激发学生真实的兴趣。
这两节同课异构的教研课都很成功,给我们英语组的老师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这样的课堂研讨活动会让我们成长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