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人生打好幸福底色
阅读对一个人的人生到底有多么重要?有人问一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打算干什么?他说:“阅读。”“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他说:“阅读。”“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干什么?”他还是说:“阅读。”这是李希贵校长在文中引用的一个例子。
李希贵校长的文章给我们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另一扇窗:每周只用2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把4课时拿出来,让学生到自修室去阅读。结果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遥遥领先,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更是让人惊羡。李校长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大量课外阅读即使在应试教育上也有着传统语文课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儿童阅读推广人薛瑞萍老师说过的“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有了大量课外阅读的滋养,学生的语文成绩怎么会不好呢?
“以孩子的视角选择读物”,“降低阅读起始的期望”,“培养孩子阅读的成就感”……李校长的教育理念处处体现着学生本位的思想。确实,只有适合孩子的书籍才能真正唤醒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有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才能让孩子长久地保持读书热情。一旦孩子真正爱上了阅读,我们老师大可抛开课堂上繁复的讲解,“我们要做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把这个世界带到学校和教室,给孩子们需要的及他们要求的帮助和指导,然后走开。”你所带给孩子的那个世界,那些优秀的图书,承载着人类文明中恒定向上的价值观,传承着历经时光淘洗仍熠熠生辉的知识和经验,能让孩子视通四海,思接千古,带来新鲜的生命体验。这种阅读的滋养可能胜过千万次说教。
阅读虽然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虽然无法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儿童时期汲取的精神营养、塑造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一生的发展方向。李校长这位阅读点灯人,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大胆的教育实践,为学生的生命涂上了一抹幸福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