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南通的四季
执教: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张梅
内容来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年级:五年级
学情分析:
南通四季的变化是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的现象,但它的形成原因学生并不了解。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运用“析因”策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四季形成原因。界定四季的最根本因素是温度的变化,而温度的变化又和太阳照射角度有关,太阳照射角度又是因为地球公转与地轴倾斜导致,因此本课的教学思路就是“四季变化→温度高低→照射角度→地球公转与地轴倾斜”。其中,照射角度,既太阳高度角学生在四年级学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知识也在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学过。因而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本课的研究中心。我们采用自制教具,借助模拟实验来完成。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形成一定的思维品质。
学习目标:
类别 |
描述 |
课标参考 |
科学观念 |
1.知道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2.知道四季循环是由地轴倾斜以及地球公转形成的; 3.知道四季变化对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影响,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有规律地运动着。 |
第73页 |
科学思维 |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炼现象的成因,总结规律。 |
第10页 |
探究实践 |
1.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2.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四季的成因。 |
第75页 |
态度责任 |
1.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
第14页 |
重点与难点:
1.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
2.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小棒、钢尺、垫板、温度传感器等实验材料。
教学流程图(问题链):
教学过程:
一、感知南通四季的变化
1.欣赏视频:南通的四季
2.谈话:在南通,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来四季在变化?
3.出示南通2022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发现规律。预测2023年南通气温。
4.谈话:那这些规律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四季又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南通的四季。
二、猜测南通四季的成因
1.学生分组讨论,猜测四季的成因。
2.学生汇报交流猜想。
预设:温度、自转、公转、直射与斜射(照射角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3.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公转。
4.学生根据已有认知排除不合理的猜想。
三、探究南通四季的成因
实验一: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1.提问:那四季更替和照射角度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四季变化,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温度的变化。照射角度会不会对四季的气温产生影响呢?直射获取的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的热量多?
2.出示实验装置
3.实验要求:
①通电后观察相同时间内两只温度传感器的读数有什么不同。
②完成记录单。
4.提问: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5.学生实验探究并交流分享。
6.探究发现:相同时间内,光源直射处的温度明显高于光源斜射处的温度。
7.提问:那大家能解释南通四季气温变化的原因了吗?
小结:当太阳直射南通时,太阳高度角就大,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就多,温度高;反之温度就低。照射角度的变化带来了南通四季地表温度的变化。
实验二:地球的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1.谈话:那公转和它们又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模拟实验。
2.提问:做这个模拟实验,我们需要哪些器材?
3.老师出示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2根小棒、画好公转轨道的桌垫。
4.实验要求:
①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绕着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转动,轴的方向不便。
②随时转动手电筒、球体,使小棒始终对准光源。
③观察、测量地球转到4个不同位置时2根小棒的影长。
④完成记录单的填写。
5.提出实验注意点。
6.学生探究实验并交流分享。
预设:2组回答。A组绕着手电筒旋转一周后,发现南通小棒的影长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四季。B组绕着手电筒旋转一周后,南通小棒的影长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同赤道一样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B组地轴是直的。
7.小结:地轴倾斜,地球公转,照射角度发生改变。
四、拓展延伸
{C}1. {C}小结
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带来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当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温度高,南通就是夏季了,当阳光斜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温度就低,此时的南通就是冬季。当直射点在赤道上时,南北半球温度差不多,南通就是春季或者秋季。因而形成了南通四季。
{C}2. {C}拓展
澳大利亚的卡尔古利的四季变化。
板书设计:
南通的四季
温度 高 低
照射角度 直射 斜射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 上一篇:晾衣服的学问[ 05-13 ]
- 下一篇:奋斗,描绘教育生活中的幸福色彩[ 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