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陈燕老师在一(9)班开设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陈老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一课,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7篇课文。它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老师执教时,准确把握该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在前后对比中,抓文章要领,师两次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的反复品读,把握文章寓意。整堂课,氛围轻松,教师精神奕奕,学生思维活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发展。
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利用网络,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听后的感受:胡赛老师表示,陈老师细腻的语言表达和课堂调控能力是她目前所要学习的;朱勤燕老师觉得陈老师的教案设计很有层次.课堂上创设了情景,让学生更容易感悟到故事所要传达的意义。两处听力训练,陈老师循循善诱,有实效。费燕红老师觉得陈老师教学生字“奖”和“怕”,做到隋文识字和课尾集中识字相结合,学有实效。顾娟老师补充,在隋文识字时,用幻灯片或者生字卡片再突出一下所教得生字,也许会更好。顾亚兰老师觉得,陈老师营造了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学习交流有效结合的氛围,30妙独立思考再讨论,合理可行。杨惠琴老师评价,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通过以前蜗牛和现在蜗牛的对比,揭示了蜗牛变化的原因。潘老师觉得,听力训练值得学习,通过听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孩子的听力又巩固了课文。朱剑老师觉得陈老师的朗读指导细致到位……经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陈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堂有声有色、扎实有效的教研课,在听力训练、阅读识字等多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启示。(朱勤燕/文)
- 上一篇:把耳朵叫醒[ 04-02 ]
- 下一篇:同课异构《侗家娃娃幸福多》[ 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