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多次推荐我读三毛。我一直觉得这人笔名古怪,便始终提不起读一读的兴趣。直至后来,同事拿来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略略一翻,便顿生相见恨晚之意。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
三毛的文风不像张爱玲那样如身着暗青旗袍一般的高傲,亦不似萧红那样深入群众的沧桑。读她的文章,就像和自己的一位长姐交谈。她的烦恼,奇遇以及心中种种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且频生感悟。
以前听说她的种种故事,尤其听到她用丝袜自缢于台北医院,只觉得她是个倔强孤僻、不被人理解、内心忧郁的人,像是顾城和海子。但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却感到她字里行间透出的豁达。从她对荷西说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话,让我体悟到她独特的富有诗意的魅力。
她是至情至性,又潇洒果敢的三毛,仅凭一张照片感应到的前世的乡愁,便决定搬去沙漠定居。在撒哈拉这片世界上最广阔的大漠中,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尽头,在这原始得如同亘古洪荒的地方,三毛尽力克服物质上的困难,把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她把那间极为简陋的小屋布置成沙漠中的一片世外桃源,还吸引了外国记者来参观,甚至有设计师说要以此作为在沙漠中造房的参考。她就这样用她那颗艺术的心,给荒凉的大漠添上了一抹明丽的色彩。
书中讲述最多的,还是她同那些撒哈拉威邻居们的生活。那些人让她又爱又恨,让她心生怜悯,常常让她想起自己的亲人,让她悲恸不已却又无力解救。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教育设施和思想匮乏,使得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连自己几岁都不清楚。传统的封建的宗教习俗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拒绝”文明,将相机看作是"收魂”的小匣子。他们固守着自己头顶那片宗教礼俗的天空,容不得一点“异端”。三毛在参加完一场当地人的婚礼时,愤然表示“万万没想到婚礼的结束竟是如此野蛮,我没有同任何人打招呼,起身大步走了出去。”
但是生性正直爱憎分明的三毛,才不会顾及礼俗和等级,她只知道人人平等这个道理。她和所有谈得来的人交朋友,包括地主、奴隶、军人、警察、甚至妓女和小偷。她热爱生活,看透人性,甚至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关在监狱里的人高尚多少。
撒哈拉是三毛的第二个家,它像一场独特的历练,教会了三毛坚强和乐观。她看到如桌大一片小水池旁尚有黄色小花,“心中受到很大的启示,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荣,而我们为人者,环境的挫折一来,就马上低头,这都是没有了解生命奥秘的人所处的心境”。
但是撒哈拉也让三毛无奈和痛心,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沙伊达——一个像钻石般绝世而善良的姑娘——悲惨的死去。这个姑娘受到过高等教育,因而与固守传统的撒哈拉威格格不入,她被人鄙视排挤,遭人冷眼。最终因起义军失败而被捕惨遭杀害。
书里还有明知道自己被骗依然心怀希望,义无反顾奔向自己的“妻子”的可怜人沙仑,以及因为种族歧视而世代作奴隶的聪明的哑奴,这些鲜活的生命围绕在三毛周围,在三毛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们就是单调沙漠中,一朵朵娇艳明媚的花,灿烂地依水而活,哪怕只有一瞬间,也带给人美的体验。
在撒哈拉那个一切都无比落后古老,仿佛被造物主遗忘的地方,无论其物质上怎样贫乏,那里的人们还是有一颗追寻美好的内心,还是有作为一个人最纯粹的情感和本能——爱。
这个与生俱来的能力,让凄凉大漠里的人们在拥抱家人之时,也像尝到了欢乐的泉源,那么再苦也是温暖的,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盛夏的橙色阳光仍然铺满着整片天空,金色的光芒宛如温柔的触手,攀住高高的窗棂,投影在雪白的墙壁上。
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一片广袤的沙漠,需得我们自己用心装点自己的小世界,营造一片世外桃源,这样我们也便是一朵美丽的沙漠之花。
- 上一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06-12 ]
- 下一篇:《读者文摘》读后感[ 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