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课前慎思教材之我见

课前慎思教材之我见

                                                                  ——读华应龙《我就是数学》

     有幸小学数学界大家华应龙之前应邀来到我们学校做讲座。对于华老师的精彩课堂至今回忆依然津津有味。他介绍到他的一本书《我就是数学》,于是特地买来品读学习。

     书中——教材是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一种主要资源。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材料,因此成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重要的是媒介。可见,课前对教材的慎思尤为重要。

     分析教材个人认为首先要尊重编写人员,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其次,有了理解,一是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教材,二是可以参阅不同版本的教材,考虑不同教材的编写意图,从中受到启发。再次,在比较中进行加工改造,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看完这本书,下面就之前一堂教研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来谈谈对教材分析的理解:

     一、分析教材间的编排体系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教材,需要分析教材的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浏览前后册教材。

所以《一一列举》这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这部分的知识也为后面更深入的学习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了基础。

  • 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材的重、难点关键如果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即明确了教学时应该突出什么、抓住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实效性。当然,这些还必须建立在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惑,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所以我根据我们班自身情况确定了符合他们的重难点及教学关键: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分析。

  • 分析研究教材例题和习题

教材的例题、习题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习题的巩固是例题学习的延续。作为新教师,我觉得要先亲身解题,只有当自己演算过全部例题、习题后,了解到习题的的难易程度以及前后联系,在做到心中有数后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惑才能深有体会,从而确定怎样教。

所以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中,我结合例题和书后习题进行重组教材资源,把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浅入深串成一个与学生生活有实际联系的数学情境大背景。另外通过例题、习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万变不离其宗的比较科学的方法应是先“深入”教材,接着才能对教材“浅出”。作为新教师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眼前,在课前自然要对教材有所深思,对教材要有自己的把握!不能沦为教材的奴隶!

到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